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逻辑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社会中的图书馆,将按自身的逻辑走向进行一系列的分化,整合,并重新确认其发展形态和社会定位。本文通过对现行图书馆体系进行的客观审视和深入分析,从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层面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轻链1f(Myosin light chain,1 fast;MLC 1f)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性有氧运动能力及心脏结构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子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超声心动测量左心室结构.PCR-RFLP分析mlc 1f的C2159G多态性.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C2159G多态性与心肌结构、功能及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结果:C2159G基因型频率为:CC=0.09,CG=O.60,GG=0.31;C2159G多态性与VO2max无显著相关,只有CC,基因型显著大于CC(P<0.05);C2159G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关联,ESD、EDD、50W/SV、100W/SV指标CG、GG均显著(P<05)大于CC.结果提示C2159G基因多态性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33.
唾液淀粉酶是评价运动员心理应激状况的可用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迅速、客观地对运动员机能状况进行评价是体育科学科研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迄今为止,运动员心理应激状况的生化评定大多采用血液学指标,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等等,这些指标由于采样时有损伤,难以对运动员进行持续观察.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电力系统中电网的调度工作,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在本文中详细的介绍一下电网调度和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希望能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4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4.5%~14.8%,大约相当于海拔3000m)中休息10h,每周进行3次75%.VO2max低氧训练(O2浓度为15.4%,大约相当于海拔2500 m),其余时间在常氧下训练;测试其HiHiLo前后的.VO2max及训练期间的血象指标;PCR分析受试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训练前各组基础值经方差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VO2max、.VO2max/W、RBC、HB和HCT在整体及Ⅲ、D组都极显著性提高(P0.01),但GG组除HCT显著提高外(P0.05),其他各指标虽有上升,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HiLo能够提高有氧能力;携带ACE基因II和ID型的人有对低氧训练更敏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6.
张漓  李燕春  聂晶  胡扬  衣龙彦 《体育科学》2011,31(12):62-72
目的:拟从EDN1及NOS2A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与有氧训练效果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测定了102名中国北方汉族青年男性18周有氧训练前、后的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指标,包括通过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和气体代谢仪测定最大摄氧量、无氧阈、跑节省化、肺功能,以及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的安静及三级固定负荷(50W→100W→150W)功率车运动3min后的心脏结构指标与功能指标等,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率与EDN1基因多态性(外显子SNP/rs5370、SNP/rs1800997和3’端SNP/rs4714383)、NOS2A基因多态性(启动子区STR(CCTTT)n和内含子SNP/rs2248814)的关联性。主要结果:1)经过长期有氧耐力训练后,EDN1基因SNP/rs5370的GT基因型人群在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左心室泵功能提高较GG基因型人群更为显著,SNP/rs1800997的3A/3A基因型人群左心室肥厚度增加率显著高于3A/4A基因型人群;2)NOS2A基因STR(CCTTT)n等位基因n值与耐力训练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耐力训练后的心输出量、心搏指数提高程度显著正相关,与耐力训练前的最大肺通气量及耐力训练后的运动中肺通气量提高程度均显著正相关,且含有n>11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人群肺通气量改善显著优于两个等位基因n均≤11的基因型人群。结论:在我国北方汉族男性人群中,EDN1基因SNP/rs5370、rs1800997的GT、3A/3A基因型携带者进行长期有氧训练后,心功能提高效果优于GG、3A/4A基因型携带者。NOS2A基因STR(CCTTT)n的n>11等位基因携带者进行长期有氧训练后,肺通气功能与心功能提高效果显著优于两个等位基因n均≤11的基因型携带者,且有n值越高,训练效果越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7.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跟踪观察等方法,对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整体训练负荷现状、各运动素质训练负荷结构进行研究,揭示该项目训练负荷结构特点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总体训练负荷没有超出该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负荷的范畴,全年训练负荷结构安排重点突出并兼顾其他素质,应重视有氧能力对发展运动员能力的积极作用.结合实证研究发现,教练员安排青少年训练负荷结构时重视技术及功能性力量训练,耐力素质训练能够结合训练阶段安排,各单项素质负荷结构思路趋向理性化,建议速度训练应结合运动员个性化特点水平来设定负荷.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利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技术评价运动配合饮食控制对肥胖青少年体成分的影响,通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测试观察体成分改变情况下脂代谢的变化,通过血清脂联素(ADP)、瘦素(LEP)等与脂代谢相关激素的测试探讨体成分、脂代谢变化的调节机理。方法:实验对象为BMI 34.35±5.00kg/m2、年龄16.13±3.26岁的青少年16人。受试者每周1至周6按计划进行有氧运动、抗阻力肌肉力量练习和垫上练习,共4周。其间,受试者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根据个人标准体重×极轻体力劳动单位体重热能供应量(20~25kal/kg)计算得出。实验前、后测试受试者晨起空腹时体成分,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ADP、LEP。结果:受试者经4周运动配合饮食控制后体重下降8.27%,体脂下降13.35%,体脂%下降5.40%,BMI下降8.53%,去脂体重下降4.28%,HDL提高22.72%,ADP提高10.12%。结论:4周运动配合饮食控制可以显著降低体重、体脂肪、去脂体重、TC、LDL,提高HDL,其调控机制与ADP水平增加有关;防止去脂体重下降是实施运动配合饮食控制减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耐力训练效果与CKMM基因A/G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多奇  胡扬  刘刚  龚莉  吴剑  席翼  文立  张勇 《体育科学》2006,26(7):36-39,95
研究目的:探讨耐力训练效果与中国人群CKMM基因A/G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方法:测定102名中国汉族新兵,经18周的5000m跑,耐力训练前后的V02max、RE(running economy)指标,并应用PCR—RFLP法测定受试者CKMM多态性,统计CKMM基因多态性与VO2max、RE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KMM基因经PCR及NcoI内切酶消化以后得到3种基因型:AA、AG和GG,经卡方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训练前各组基础值经方差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RE/HR、RE/VO2和RE/rVO2在整体及AA、AG组都显著下降,但GG组变化不明显;此外,下降率/XRE/VO2和/XRE/rVO2,AG组显著高于AA;而VOzmax和rVO2max在整体和各基因型组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CKMM基因型与RE有关,影响个体对耐力训练的敏感性。携带AG基因型的人对耐力训练的敏感性显著高于AG型和GG型。  相似文献   
140.
孔兆伟  田野  胡扬  陈效科 《体育科学》2003,23(6):127-131,135
观察用低氧屋进行间歇性常压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适应的可能机制。结论:急性10h、2500m低氧暴露对RBC、Hb、Hct影响不大,长期间歇性低氧暴露提高足球运动量的运动能力从一定程度来讲是低氧暴露刺激RBC、Hb产生,血液携氧能力增加,最大摄氧量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