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形成的群体动力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群体动力学角度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进行研究有利于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本课题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设计问卷,以河北省183个村庄的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为调查对象,依据群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五个假设:活动效应、交往动力、情感动力、价值观动力、宣传动力来判断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群体动力效应的形成,结果5个特征变量均成立.对个体特征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效应在年龄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年龄愈大活动效应愈明显;交往动力在收入水平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情感动力在性别、年龄上差异具有显著性,随年龄增长情感效应有递增的趋势,群体动力形成的情感效应女性高于男性;价值观动力在文化程度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宣传动力在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2.
研究农村村落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有利于新农村体育的组织、发展与管理。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设计问卷,以河北省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为调查对象,基于相关理论及调查现状提出四个假设:个体偏好、交往需要、情感需要、共同的价值观来分析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4个成因变量均显著。从个体特征的差异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群体对情感需要的认同有差异,女性形成的情感特征往往更加强烈;不同年龄的群体对个体偏好和情感需要的认同有差异,10—19岁与50岁以上年龄组之间在“个体偏好”取向上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情感需要”上10-19岁不同年龄组的人群与其他各年龄组的群体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对共同的价值观的认同有差异,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农业以外的职业,交际面相对较宽,对体育等的认识程度与文化程度低从事农业劳动者有较大的区别。农村中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形成具有较为普遍的规律,农村领导应善于从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出发,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有助于实现新农村体育组织的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提出了从尊重人、理解人、引导人和发展人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3.
社会分层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和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在项目选择上,中层以上略显现代型、中下层以下呈传统型特征外,在空闲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和体育消费水平上不具备反映阶层品味的特质.提出以下三种影响途径:扩大社会上层居民体育行为的号召力;增强中上层和中层居民体育行为的渗透诱导作用;加强对社会中下层和底层居民体育行为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34.
社会治理视角下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有利于全民健身组织的快速发展.本文采用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社会资本的修订问卷,对武陵山民族地区1253名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资本量表(5个维度:社会支持、互惠互动、网络关系、群体信任、群体志愿)信效度良好.学历对社会支持、互惠互动、群体信任、网络关系以及打包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年龄对网络关系的负向影响、月收入对群体志愿的负向影响以及职业对互惠互动、群体志愿的正向影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5.
村落体育组织的活动对农村体育的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村落体育组织的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得知:村落体育组织人数规模以2-4人为主;参与锻炼项目主要是慢跑、打牌、长走、秧歌舞;群体锻炼时间多选择早晨,其次是下午,符合了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锻炼空间选择以村中空地、路边为主,活动场所非正规化;锻炼指导情况缺乏科学性;群体形成基本是由个人发起,组织稳定性差,结构松散;经费短缺是村落体育组织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6.
为透视和分析散杂居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活动现状,有利于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促进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促进我省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作此调查。调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两种类型,样本的选取采用分层(湖北省7个城市)强度抽样(以方便调查为前提抽取样本)的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文件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中76.04%的人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38.96%的人择在早上进行锻炼;38.14%的人选择离家距离在500米以内的场所进行锻炼;27.77%的人选择在公园进行锻炼;20.03%的人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  相似文献   
37.
社会分层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和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本文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锻炼方式。结果显示:社会上层体育健身选择率最高;不同社会阶层活动场地选择多数是在自家庭院、广场空地和马路边的几百米范围内的早晨进行锻炼。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旨在为越来越多"农转非"的农民(中下层)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8.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组织演进理论提出假设,依据假设从心理归属、交往意愿、距离临近、社团领袖变量建立演进路径初始模型,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由5个测量模型和1个结构模型组成。鉴于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不同,建议体育管理部门在培育或管理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时应合理引导,村委会应从农村体育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角度,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发展等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39.
创新素质是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通过对知识面和科研水平两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方法,旨在把体育教师培养成为创新型的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40.
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目标的设置主要是针对在校的大、中、小学生,只有提高了他们对大课程体系的认识和实践程度,才能进一步开展好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工程,把21世纪的全民健身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