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意义] 研究政府数据分类分级授权协议的制定与应用,旨在为政府数据授权方式提供参考,并推动政府数据安全管理与开放利用。[方法/过程] 利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外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进行调查,掌握其政府数据分类分级授权协议的应用情况,且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同时,立足我国实际,吸收国外政府的有益经验,提出对制定我国政府数据分类分级授权协议的建议与内容设想。[结果/结论] 国外政府大多都采用多种类型的数据授权协议,能够为各类型数据安排合适的开放利用方式。我国应立足实际,在明确豁免开放数据类型、数据开放方式、数据开放利用主体权责的前提下,厘清数据许可对象及其权属,制定出适用于我国的政府数据分类分级授权协议。  相似文献   
12.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实现"名师名课"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精品课程的内涵进行了追溯,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来到澳洲,我被这里美丽的风光震撼了。宏伟的悉尼大桥,典雅的国会山……每一处都令我留连忘返。其实在澳洲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这里的人民。他们充满活力,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没错,自信是美。他们为何如此自信,如此快乐?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宝典”。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有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旨在探求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步构建新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运动学习”过程的分析及实验证实,说明了“运动学习曲线”所能够说明的问题及构成学习曲线的依据。并对“运动学习”这一过程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本文通过对分解法与完整法这两种相对应的教学方法的分析,分别阐明了两种方法的功能、特点、效果比较和应用要点,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生命安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相结合,唤醒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提高其预防危机、突发事件的能力,文章探索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在教育目的和作用上具备一致性和共同性,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预防危险和适应社会的有力手段,其两者融合下的教学是可行的。为此提出结合运动内容、结合课堂游戏、结合意外事件、结合理论教学的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近3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体育场馆建设、布局和赛事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第22、23届世界大冬会主要以改建和建设临时场馆为主,资金投入较少,第24届世界大冬会场馆以新建为主,资金投入较多;因斯布鲁克市的比赛场馆布局较紧凑,都灵和哈尔滨市的比赛场馆布局相对分散;因散布鲁克市和都灵市在大冬会举办后将大部分场馆转成赢利性场馆,哈尔滨市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制约,大冬会场馆的经营权存在较大分歧,场馆赢利能力较差.据此提出哈尔滨大冬会比赛场馆赛后综合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陶成,曹士云一、招生考试与专业设置的异同中日两国体育教育专业都采用二次考试制,考试内容由文化课和术科组成。中国先进行术科考试,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主考,并根据考生的4项身体素质测试的成绩是否进入下一轮...  相似文献   
20.
第十届全运会男篮比赛参赛队伤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12支队伍的伤病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参赛情况、历届全运会发展格局、第十届全运会前八名各队名次进行了分析,从多视角审视本届全运会特点和参赛队的伤病问题,并进行了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改进意见,从而为我国男子篮球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