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杜甫的诗集中有不少的异文,其中有些异文词义之间差别不大,不影响读者对诗作的欣赏理解。有些异文词义之间差别较大,但是因为异文所在的语境的约束力不太显著,所以读者不好取舍;还有的异文是因形近或音近而讹,这时读者可以根据语境等因素和常识,可以选定本字,排除异文。杜诗还存在因笔画脱落,或字形相近而造成的讹字现象。笔者根据理校法,排除了杜诗一处异文"老夫贪(异文:赏,费)佛日",指正"领郡辄无色""何阶子方便"二句中的讹字。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用"螳臂"、"沙虫"二典,喻指弱者与强敌对抗,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典故用在镇辽20余年,战功煊赫的李成梁身上很不妥当,而用在明末一度降清、旋即反叛的李成栋身上则很合适.康氏在文中用了"委婉"修辞手法."能疑"见于贾谊<论积贮疏>一文中,今人训释各不相同.我认为"能疑"是"罢拟"的简写,它音、义均同"睥睨."是单纯复音词中的叠韵联绵词."远方"亦见于贾氏此文中,它的含义恰与字面意义相反,实指京畿近处.贾谊在文中也用了"委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3.
"反训"绎义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70-73,86
反训既可指称汉语训诂学的一种训释方法,它属于义训的一种;又可指汉语词汇学中的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反训现象非常奇特.古代学者对此有过探讨,但停留在感性、直觉的层面,未对产生反训的原因作过深入的探究;现代学者对反训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但见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反训是客观存在的,促其产生因素则是多面的.了解反训内涵,对词义研究,古籍的阅读与训释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4.
唐作藩等五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上、中、下)是被国内许多院校文史类专业所选用的优秀教材.该套教材自1980年初版.而后又经过大幅度修订,至今再版多次.发行量很大.在同类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笔者对若干注释有些疑惑,现不揣冒昧,谨对"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大理评事"、"谽谺"等词句的释文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郭锡良、唐作藩等五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90年修订版)(上、中、下)是受国家教委推荐、被国内许多院校文史类专业选用的优秀教材.该套教材体例严谨,内容精炼、紧凑,释词精审,不愧是精心雕琢、反复打磨的杰作.笔者在教学时对文选中的一些释词有疑惑,谨对其中的"不吊""陈氏三量,皆登一矣"、"守城,"劳之来之"、"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等词句的释文提出新解.  相似文献   
16.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70-73,86
反训既可指称汉语训诂学的一种训释方法,它属于义训的一种;又可指汉语词汇学中的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反训现象非常奇特。古代学者对此有过探讨,但停留在感性、直觉的层面,未对产生反训的原因作过深入的探究;现代学者对反训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但见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反训是客观存在的,促其产生因素则是多面的。了解反训内涵,对词义研究,古籍的阅读与训释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7.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最先出现“主臣”一词,后世学者对该词的解释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考释,证明最通行的注解恰恰是错误的。“主臣”即是“主管大臣”,不是“击服”、表示惶恐之词。  相似文献   
18.
郭锡良、唐作藩等五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90年修订版)(上、中、下)是受国家教委推荐、被国内许多院校文史类专业选用的优秀教材。该套教材体例严谨,内容精炼、紧凑,释词精审,不愧是精心雕琢、反复打磨的杰作。笔者在教学时对文选中的一些释词有疑惑,谨对其中的“不吊”“陈氏三量,皆登一矣”、“守城,“劳之来之”、“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等词句的释文提出新解。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二句诗出现过三次,古今学者对这两句诗的注解、今译多不相同.笔者结合民俗学、语言学和古文献学的知识,对其重新考释,认为它与春耕前举行的一种宗教祈神仪式有关."田畯"是指在这种仪式中扮演谷神后稷的"尸"的代称.  相似文献   
20.
"反训"绎义     
反训既可指称汉语训诂学的一种训释方法,它属于义训的一种;又可指汉语词汇学中的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反训现象非常奇特.古代学者对此有过探讨,但停留在感性、直觉的层面,未对产生反训的原因作过深入的探究;现代学者对反训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但见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反训是客观存在的,促其产生因素则是多面的.了解反训内涵,对词义研究,古籍的阅读与训释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