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众所周知,关于.x的多项式F(x)=^n∑i=0 aix^(n-i)=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i=0(i=0,1,2,3,…,n).  相似文献   
82.
浅论小户型住宅的需求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中对小户型住宅的需求是比较大而急迫的。房地产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一批小户型住宅的需求,随着贷款买房的兴起,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在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单位工作的人逐渐成为商品房市场中的主要客户。这部分人不具备买大户型房的经济实力,类似于二室一厅、二室二厅的中小户型是他们中多数人的首选。  相似文献   
83.
道德标准是道德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是判断道德观进步或反动、人们行为善恶的尺度。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道德的标准问题遭到了肆意践踏。他们在强调道德“阶级性”的幌子下,提出了衡量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路线标准”。结果,从理论上搞乱了道德标准问题,实践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流毒所及,使一些人完全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不懂得道德评价有它的客观标准。在道德标准问题上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树立道德的客观标准的权威,使它同社会主义法制一起,成为全体人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为加快实现四化服务,就很有必要。根据什么标准对人进行道德评价?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家对这个问题作过种种探讨和论述。如康德提出的“绝对命令”,即是把先天的善良意志作为唯一的评定善恶的标准。实用主义者杜威表面上是反对用某种固定的标准来判断善恶,实际上,他还是以个人生活经验上的满足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义”、“利”之争,也牵涉到道德标准问题。有的主张以封建伦理纲常的“义”作为人们行为的善恶标准。有的主张用“功利”“效果”作为标准。后者较之前者,虽有一些合理之处,但他们仍然以剥削阶级的私利作为道德评价标准,还是没有解决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84.
你不是教师,但你却嫁给了教师。记得那年初相识,我便对你说,教师很穷,而且很辛苦。你却说,穷怕什么:“夫妻恩爱苦也甜”嘛!看你说得那么真诚,那么轻松,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85.
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一种反映。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凯恩斯高消费理论、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的理想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奈尔的短缺理论,既要靠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要探索解决“过剩”难题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6.
87.
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音乐教育也逐渐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育中彰显了深刻的价值内涵,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具备了鲜明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内涵的特点做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8.
现代社会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公民个体的角度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在我国教育史上,历代的当政者以及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荀子就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也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强调“:不学礼,无以立。…  相似文献   
89.
"档案袋评定"作为一种质的学习评价方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应用.为学生构建人格发展档案的过程就是引导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全面了解并科学评价学生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思考,做出正确的评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构建学生人格发展档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在不断接收和思考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意见,逐渐调整自己,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生能经常发现自身特有的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从而使自我不断完善,使人格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90.
1.英特网——一个巨大的全球网络。它用电话线和光导纤维把电脑与电子信息库连接起来。仅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提供服务者,就能使世界各地的人通过敲几下键盘进行交流和分享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