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城市范式变迁与可持续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数将达到1500个。中国的城市化将对中国自身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而文明城市是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现代化的选择和理想范式。  相似文献   
3.
道德标准是道德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是判断道德观进步或反动、人们行为善恶的尺度。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道德的标准问题遭到了肆意践踏。他们在强调道德“阶级性”的幌子下,提出了衡量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路线标准”。结果,从理论上搞乱了道德标准问题,实践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流毒所及,使一些人完全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不懂得道德评价有它的客观标准。在道德标准问题上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树立道德的客观标准的权威,使它同社会主义法制一起,成为全体人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为加快实现四化服务,就很有必要。根据什么标准对人进行道德评价?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家对这个问题作过种种探讨和论述。如康德提出的“绝对命令”,即是把先天的善良意志作为唯一的评定善恶的标准。实用主义者杜威表面上是反对用某种固定的标准来判断善恶,实际上,他还是以个人生活经验上的满足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义”、“利”之争,也牵涉到道德标准问题。有的主张以封建伦理纲常的“义”作为人们行为的善恶标准。有的主张用“功利”“效果”作为标准。后者较之前者,虽有一些合理之处,但他们仍然以剥削阶级的私利作为道德评价标准,还是没有解决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有关"中国模式"的探讨,都强调了中国发展的理念、发展的经验和道路,但缺乏对"中国模式"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逻辑分析,缺乏对"中国模式"的价值分析.作者不主张简单地提"中国模式",而是从分析我国改革开放30年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模式入手,阐释了民族复兴中国模式的理论内涵、历史价值以及该模式的全面性、过程性、开放性特征,进而强调了在实践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民族复兴中国模式的基础、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和高职实施主体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本文就如何科学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教育界的同仁。一、国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1美国:多元办学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的同志为寻找一条正确解决真理有无阶级性论争的新线索,提出了“真理的价值”概念。这一探索是有意义的,把真理问题的讨论,又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传统认识论以对物质客体的研究为标志,而现代认识论的研究,以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图景为对象。文章通过宏观的对知识图景本质特征的分析,以及形成、演变等问题的考察,来把握知识图景的认识论意义;并就知识图景对现代认识论研究提出的新课題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思想贤哲种种有关"幸福"和"幸福感"的理论,可概括为"人本性"、"功利主义"、"边际效用"、"情感和认知"、"生活质量"五大视域的诠释;五大视域的诠释,既体现了古往今来的思想贤哲对"幸福"和"幸福感"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探索精神,也表明了"幸福"和"幸福感"诠释由于遇到种种挑战而出现"抽象向具象"、"非量化向量化"、"主观向主客观统一"的"转向"。诠释"幸福"与"幸福感"的三大转向,其中蕴含着三大缺憾:揭示影响"幸福"与"幸福感"根本原因的缺憾,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制度缺憾,保障大多数人幸福的体制机制缺憾。为此,作者提出以"文明发展"来诠释"幸福"与"幸福感"。"文明发展"是奠定人民幸福的基石,以"文明发展"为基础的人民幸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实践、新探索,反映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网络经济”面临的伦理问题如今,全球经济已加速走向因特同时代,因特网的发展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意味着生产的传统因素——资金和熟练劳动力——不再是经济力量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是越来越多地同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变革作用,日益彰显;另一方面,在控制和  相似文献   
10.
研究比较,这既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科学方法论的课题,也是认识论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怎样把握科学比较方法的本质特征入手,对这一方法所具有的认识论意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哲学理论工作者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