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爱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富裕,家庭舒适,性情快乐,似乎同时有了生活的几种最大幸福,已经无忧无虑地在世上过了差不多21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12.
辨析“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是正确认识《物色》意旨的关键。此二句所指有别,并不同义。前者指的是观察,描写外物的气态形貌;后者指的是表达,运辞布采形成文章。“随物以宛转”是就写气图貌来说的,“与心而徘徊”是就属采附声而言的。二句概括了刘勰对写景文的构思与传达的认识。《物色》是运用《神思》至《附会》诸篇中有关写作、修辞等方面的主张附论写景文的问题,它既有创作论的内容,又有修辞论的内容,因此,今本《物色》置位允当。  相似文献   
13.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是中国诗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成说。近年来,有关其说的存无,争议较大。事实上,存、无两派的争论,言各有当,亦言各有失。两派的争议根基于中国古代诗学研究古今言说路径的差异及不同的应对方式。通过对存、无两派争议的梳理,可以管窥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古今言说路径的差异及其原因。古今诗学言说路径的差异不可能通过一方否定另一方的办法得到合理的解决,他们只能通过打通差异的办法得到较好的转化,此即古代诗学研究中的求异取通之法。  相似文献   
14.
隐身可乐     
点击精妙:1.“隐身风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开场白吊足胃口!2.“我难道隐身了”,“是谁偷喝了可乐”,谜团逐一破解。情节离奇生动!一.隐身风波“好口渴呀。”“去买瓶可乐吧。”刚走出篮球场我就径直走向小超市,在那里买了一瓶“可乐可口”,一打开就喝了起来。顿时,只觉得一股清凉的液体汩汩地流入我那缺水的胃里。“好爽呀!”我情不自禁地喊道。回到教室刚好打上课铃,我暗长立刻接了话音:“起立!”坐下以后只见老师用眼睛看着我,我立即从他的眼里读出了疑问。“刘晟同学今天怎么没有来呀?”老师怒气冲冲地说。我心里想:难道老师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5.
《文选》对于梁代作品的选录是文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日本以清水凯夫先生为代表的“新文选学派”以之佐证《文选》的撰者非萧统。清水先生的见解在中国既有附合者,亦有持异议者,笔者不同意清水先生的有关解释,本文即从徐悱作品的选录对清水之说作一驳议,本文认为,从徐悱之作的艺术性,徐悱在梁代诗坛的地位看,《文选》选入徐悱之作是有充分理由的,徐悱之作的人入选不能证《文选》的撰人是刘孝绰而非萧统。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全面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社政司分别于9月1~23日和10月8~30日 ,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了两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普通高校负责或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松欢河在大娄山下,位于贵州桐粹县境内。河中不仅有鱼,而且鱼种甚多,有鲫、青、草、鲢、鲤等等几十种。松坎河因松坎镇而得名。这儿山青水秀,有潭有滩,潭深可达8米,滩浅处一米有余,春夏秋三季,沿河两岸,垂钓者好像正月十五观“河灯”,组成一道人欢鱼跃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灭惑论》是除《文心雕龙》、《剡石城寺弥勒石像碑铭》外刘勰现存的重要文章。有关其撰年,学术界有不少不同的说法,论证的思路及依据也多有差异。笔者认为,从《出三藏记集》中十卷本《弘明集》目录,释僧顺《释〈三破论〉》题注中谓《三破论》为道士冒张融名作,齐梁佛、道二教的传布及《三破论》、《灭惑论》的主旨来看,《灭惑论》必定撰成于芬代。笔者不同意先此齐代说的论证,认为从《出三藏记集》、顾欢作《三破论》考订《灭惑论》的撰年是不对的。笔者也不同意梁代说的论证,梁代说在对《灭惑论》、《三破论》主旨的把握上.在联系时风理解《灭惑论》的产生年代上都没能切合实际。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争论是必要的,但不细致利用现存史料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深化龙学的研究是有所帮助的。本文对上述诸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人体生理三循环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评价与总结,为今后的运动训练及相关研究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与便捷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晟 《继续教育》2012,(12):62-64
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外先进教育模式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对我国继续教育事业中存在的弱项和短板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英美德等国家继续教育的共性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