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对于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教训,都是十分必要的。但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于深化改革尤为重要。人们对于高教存在的诸多问题,曾从体制、教育理念、产业化、左倾干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应当说集权制的教育体制是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思维方式上进行分析,首次提出了“高、大、全”的思维对高教发展的影响,这对于转变观念,走出思维误区,兴许能够给人们以必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52.
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学习观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回答学生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无疑,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我们应当敏锐地预见到,未来的学习观肯定不同于目前的学习模式。本文提出,面向21世纪的学习,主要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三方面的内容,并且旁征博引,对这些观点进行翔实的论述。这不仅对于学习者,而且对于教育者,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教育与国民经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制约又相互促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轨道。可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并没有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致于与市场经济严重地不相适应。人们普遍哀叹教育改革难,它恐怕是迄今最保守的一条战线。难在何处呢?我认为,难在计划经济的保守思想和僵化体制作崇,正是它们障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4.
论重点大学科学研究的使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若要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必须建成若干所名副其实的重点大学,也就是现在国际上所公认的研究型大学。他们的任务应当定位在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杰出人才,发现和发明能够深刻影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这是重点大学责无旁贷的天职,是新时代赋予他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5.
刘道玉 《云南教育》2007,(7X):43-45
西方国家评论界有一种说法,认为除了孔子、陶行知和蔡元培这两个半教育家以外,中国没有真正的教育家。这半个教育家是谁,他们没有言明,也不知他们划分的标准是什么。作为—个毕生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听到这种评论,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也许,这个评论有些偏颇,中国显然不止两个半教育家,例如古代还有孟子、韩愈、朱熹等。就近现代而言,堪称为教育家的人就更多了,如张伯苓、  相似文献   
56.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上个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创造之父奥斯本(A.F.Osom)。创造教育学也是首先创立在美国,大约是40年代末,它是教育学与创造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那么,创造教育学究竟是什么时候在中国产生的呢?有人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国外传入  相似文献   
57.
教育即解放     
教育是最大的信息资源,它既担负着继承、传递前人信息的功能,又要挑起创造新知识的重任。如果说要为进入21世纪作准备的话,那么首先应当研究教育改革的对策。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在新作《为21世纪做准备》一书中,分析了21世纪发展的各种因素,他  相似文献   
58.
学分制对传统教学制度提出的挑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分制是区别于学年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的量,并以修满所规定的总学分而完成学业的制度。回顾学分制所走过的道路,研究它的利弊,特别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对于解决我国在实行学分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深层问题,是非常有益的。一学分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深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无论是高等学校或是普通中等学校,先后陆续地进行名目繁多的教育评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提起检查、评估,教育界的人士并不陌生,它们不仅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而  相似文献   
60.
论一流大学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一流大学的口号,是国家领导人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发出的号召。10多年以来,关于一流大学的口号成了教育界的口头禅,各种高端论坛召开过多次,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多多,甚至出版了数本专著。各重点大学争一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毫不讳言地说,究竟什么是一流大学,恐怕许多人并没有弄明白。原因就在于人们回避了某些敏感的问题,不敢触及到一流大学的本质,即一流大学的理念和功能定位。作者不揣冒昧,愿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希望摆正建设一流大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