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2004年以来,上海市宝山区提出的“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这一响亮口号时常见诸报端。同时,该区几乎是势如破竹地大力推进着区域教育整体走上文化发展之路。文化?在一个学校的形成与发展都会颇有难度,何况3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呢?谈何容易!会不会仅仅是个响亮的口号呢?  相似文献   
72.
卢雁 《上海教育》2006,(7B):26-26
在博客鼎盛的今天,社会上关于明星、名流、怪才、偏才的个性博客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然而,多元的社会并非由担当这些社会角色的人群所组成,被人们普遍认同为国计民生之本的教育,以及教育领域的主体——教师,从某种意义上,他们的作用在社会上的彰显决不在他人之下。于是,“教师博客”这个新名词进入我们的视线,各种因为种种平台应运而生的反映教师的博客群落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不,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基地博客群就这样开通了。  相似文献   
73.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85周年的日子里,从市科教党委,市教委机关、直属单位到普通院校,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表达对党的真挚感情,或表彰先进, 或表彰获奖征文,或党员面对面……一切活动无不体现党在我心中。  相似文献   
74.
我国部分推铅球运动员技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的方法 ,对我国优秀女子推铅球技术速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在滑步阶段铅球的运动速度须与身体重心运动速度的下降相适应 ,以便形成有利的最后用力姿势。运动成绩在1 9.0 1~ 2 1 .5 2 m时 ,铅球速度适应区段为 1 .870~ 2 .1 38m/  相似文献   
7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反思,基于体育知识属性及其习得规律的探讨,询证体育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综合已有观点的推演与反思认为:动作是运动的基础,其发展规律和习得规律制约着人体的认知结构、技术技能结构和体适能结构。完整的动作系统是以不同动作为单元或单元的集合,动作单元则是动作被连接或组合起来构成动作链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动作单元构型和组织方式呈现了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运动技术的递阶性。动作组合的方式灵活多变,受制于动作结构的客观性、有序性、序变性和其稳定性的特征,构成人体运动的特定程式,由此形成人体运动技能不同的渐进层次和类归方式。探索体育教学内容横向关联的广泛性与纵向关联的复合性,要以理解体育知识的序变特征和蓄积规律为前提,基于动作要素与体育知识蓄积规律的相关性可知,人类动作的序变性与递归性是形成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探究体育教学内容类归、分层和排列方式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76.
智力障碍学生运动机能与智力发展的全脑体育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依据智力障碍学生教育需求的特殊性,透过学生动作技能学习的外在表现特征,借助于脑科学、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探讨智力障碍学生全脑体育教学与运动机能、智力发展之间的潜在关系,为智力障碍学生体育教学的设计、体育教学过程效果的控制与评价提出进一步验证性研究的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77.
卢雁 《上海教育》2006,(5B):12-13
板书不会写,电脑却玩得贼溜;学数学的只会教数学,上拓展课程就傻眼;对新课程改革一窍不通……这就是现在高中招聘新教师时出现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78.
检索相关文献试图从社会学视角描述残奥会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残疾人奥运会发生发展的阶段性与必然性.半个世纪以来残奥运动经历了其理念的转变、组织的发展、竞赛制度的完善以及自身文化的形成.残奥会的历史流变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人类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差异、平等和谐相处的人道主义理念的唤醒与弘扬.IPC与IOC的牵手更预示着残奥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9.
专业化不等于全能型现代校长应具有“教育家的头脑、思想家的眼光、企业家的胆略、学者的见识、宣传家的技巧、外交家的风度”。打造此类“全能型”校长现实吗?在近日杨浦区举办的“三名”建设工程名校长论坛上,来自上海及各地的名校长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可能!  相似文献   
80.
为了摸清校园网在上海学校中的实际地位和功能,本刊记者分赴上海各区县进行了调研。我们认为,经历了上海市、区(县)两级的大规模硬件建设和教师培训,大部分的上海中小学校已经从校园网的建设阶段转入了"应用"阶段,不同的学校在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团队活动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探索,可以断言,这些探索,将会直接有利于我们最终建设出一个充实、健康、精彩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