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当前,经济日趋全球化,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生命与灵魂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的主体——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关键。文章从分析创造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入手,探求提高科研人员创造力的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52.
“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是重要的基石。从本质上讲,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是实现学有所教的基础,完善教育公平制度是实现学有所教的根本,也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53.
生命化教育是一场寻求教育内在动力的自觉努力,以其视角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生命关怀的缺失进行分析,并探寻生命化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4.
王军  刘小明  向军 《体育科技》2015,(1):25-26,29
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之策。研究发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主要生态危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商业化过度开发,竞技化趋势明显,传承危机日渐加剧;提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开发民族体育产业,加强政府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一般来说,英国在中国取得治外法权始于鸦片战争以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实际上,从踏上中国邻土的第一天起,英国殖民者就不断制造事端,同时又以种种手段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而他们所谓的中国法律落后的借口,根本不能掩盖其侵略中国的真实目的。  相似文献   
56.
论高校公众协调的分众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协调是高校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公众协调要以人为本,运用分众传播策略,针对学校的教职工、学生、家长、政府、媒介、校友和社区等各类公众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目标的传播活动,取得各类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形成合力,构建高校和谐的公共关系环境。  相似文献   
5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与对比法,对第1-11届全运会男、女子跳跃项目成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跳跃类项目成绩"徘徊不前"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田径跳跃项目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运用变异系数(CV)等方法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进行稳定性统计分析,旨在确定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核心参数,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价值性参考.结果表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体系包括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生理机能、心理、教练员技术评定5个一级指标,其指标选材敏感期都集中在运动员的小学、初中阶段;身体形态指标中的身高、手长、手宽、脚长指标在小学、初中学阶段差异显著,体重、脚掌宽则在中学、高中阶段差异显著;纵跳、25m自由泳指标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的核心因素;肺活量、憋气时间指标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指标的核心因素;光反应指标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指标的核心因素;游泳技术指标是青少年运动员教练员评定指标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59.
根据学校、学生定位的不同,学校体育实践形成了三种样态:体育教学型、荣誉型与体育教学分离型、高考型.提出了学校体育实践的理想样态以及认识学校体育三种样态的意义,指出了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文化学范式.  相似文献   
60.
受众参与在传媒中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军 《新闻界》2002,(3):15-16
受众参与论,即获知权和接近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受众有参与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即受众既有权要求媒介对事物作客观、公正的报道,又有权利用媒介反映自己欲反映的情况和意见。持此论点者指出:不要把读者、听众或观众当作消息、事件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大众媒介的负责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