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本文试图从《红楼梦》的书名更易入手,分析曹雪芹写作中的情感因素,指出《石头记》一名才符合作者本意。  相似文献   
23.
周晓红 《文教资料》2007,1(17):107-109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为依据,澄清了学术界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种种误解。把现实的人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依据,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从人的系统本质出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周晓红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31-132
在英语学习中,不少中学生都存在听力难以提高的困惑,如何解决听力滞后限制学生交际能力形成的问题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拟通过实证性研究来论证听力学习策略运用与学生听辨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说明策略运用在听力训练中的后效作用。  相似文献   
25.
苏教版小学语文《台湾的蝴蝶谷》一课 ,图文并茂 ,情景交融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教学时 ,我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 ,化静为动 ,变无声为有声 ,让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 ,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寓美育于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借助声像感知 ,感受整体美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视听感官并用时 ,能使学生入境、入情 ,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揭示《台湾的蝴蝶谷》课题后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样一幅图 :一群群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  相似文献   
26.
中央电大1998级教学计划改革方案浅析□马国坤周晓红李林曙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招生对象、学制、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  相似文献   
27.
周晓红 《科教文汇》2010,(25):112-112,120
本文对当前综合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指出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发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获取丰富信息,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8.
网络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自动标引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红 《情报杂志》2005,24(12):41-43
比较了目前主要使用的标引方法,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提出了关键词标引和全文标引相结合的混合标引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描绘了自动标引的流程图。最后给出了信息标引处理后数据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29.
从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走向社会中心,一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将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必须保持高等教育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坚持多元化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知识的全面需求;四是高等教育必须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以形成走向社会中心的合力。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1987年中国的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文本、报道思维等角度总结了当年深度报道的主要特征,进而考察作为内部因素的职业意识与作为外部因素的社会环境对新闻生产的复杂影响.文章以媒介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用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在对"深度报道年"特征及动因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职业意识、新闻生产与社会环境之间相瓦影响、复杂交错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