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61.
通过20/1年的小区试验表明,在移栽期和中耕期施用植物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可以促进大田烟株生长整齐、发育良好,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达到71.23%-78.83%,单位面积内产量增加7.97%-15.97%,产值增加11.00%~20.77%,为防治烟草赤星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依托行业优势审计事业是国家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力量,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护卫屏障。  相似文献   
63.
尹平 《现代语文》2007,(10):96-98
一、引言 语言结构千差万别,语言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因而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也具有各自的特性.行为主义的语音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以前的语音习惯对第二语言语音的干扰,[1]学习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发音习惯搬到外语学习中,形成迁移.  相似文献   
64.
本文基于语义学语义特征理论,分析了典型的英语be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语义特征.总结出英语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包括[+及物性]、[+施动性]、[+承受性]、[+移情]以及[+结果性].而汉语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包括[+及物性]、[+施动性]、[+遭受性]、[+灵性]、[+移情]以及[+结果性].而且每一个语义特征在英、汉语被动形式中的表现又各不相同,也就体现了在反映人类普遍经验的共同语义特征下,英、汉语被动句不同的语义区分特征的组合和搭配.  相似文献   
65.
66.
常宁市档案局以农村土地延包30年不变为契机,不断丰富档案内涵,及时收集、整理农村土地延包档案,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底,该市召开了全市23个乡镇、706个行政村的农村土地延包30年不变动员大会,让全市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为顺利搞好此次延包工作,让全市56.8万亩耕地、164.6万亩山地、80万亩油茶得到有效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7.
炎热午后,我躺在风扇下,仍难以成寐,看看离上班只有30多分钟,于是爬起来,睡眼朦胧走到水池边,洗把脸.  相似文献   
68.
为了在烟叶生产上有效利用植物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降低使用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2011年,以不防病为空白对照,设置"多肽保"不同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的11个处理,与当前生产上采取的化学防治措施的防效相比较.结果表明:1)"多肽保"仅苗期施用量0.1~0.2 g/株,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增产、增值幅度分别达到25.0%和35.5%;苗期施用量达到或超过0.4 g/株对烟株生长及丰产会造成不利影响,在苗期及大田期同时施用并不能改变这一结果.2)"多肽保"仅苗期施用量0.1~0.6 g/株,对烟草黑胫病的平均防效为60.12%,而常规对照防效为53.37%,若在苗期及大田期同时施用也几乎不能改变这一结果;苗期施用量达到或超过0.8 g/株会严重影响到防治效果.3)"多肽保"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效,在苗期和大田期同时施用表现为叠加效应,其防效可达到93.44%,而常规对照的防效仅为61.7%;苗期施用量达到或超过0.2 g/株,在移栽时不施的情况下也能表现出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69.
作文大家评     
尹平 《教育艺术》2002,(2):49-4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以往每次都是学生写 ,老师批 ;学生听 ,老师评。老师其中辛苦自不必说 ,关键是其收效甚微。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 ,并不主动去思考自己习作的成败 ,其原因在哪里 ?所以也就不会去理会老师在自己习作中的圈圈点点 ,用意是什么了。每次习作都是如此 ,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呢?笔者在几年来的习作教学中 ,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即师生一块批改、评讲作文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