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体育   132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双杠悬垂大摆类型动阼,如向后大回环和大摆前摆上等动作,是一九七八年问世的一种新类型的双杠悬垂摆动动作。近几年来的体操运动实践已经证明,该类型动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八十年代双杠运动的潮流动作。考查近年世界体操大赛双杠优胜者的自选动作,我们发现,他们在一套动作中都能完成某个漂亮的悬垂大摆类型动作。因此,目前国内外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都很重视对双杠悬垂大摆动作的  相似文献   
62.
2002年全国青少年蹦床技巧锦标赛8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本次蹦床网上比赛执行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新近制定的国内青少年比赛特定规则。现就其中的“高度加分”的加分情况与“位移减分”的减分情况通过表1、表2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3.
我们二人组成一个导师指导小组,于1985年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名叫李艳翎,男,湖南师大体育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四年,现年28岁。入学后头一学期学体操。经体操教研室和研究生部批准,自第二学期始,改为专攻技巧运动。我俩授课的配合办法是:统一研究制订教学计划,分别负责讲授不同的专题,只要不外出,每次课两人必须同时出席,一人主讲,另一人可随时插话。这种配合  相似文献   
64.
二、2008年奥运会队伍情况 (一)本项目备战2008年奥运会适龄运动员人数 就目前情况看,本项目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适龄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均有10名以上。  相似文献   
65.
致读者     
从明年开始,本刊主编及其编辑部地址将有所变化。此时此刻,作为即将卸任的现任主编,我觉得有必要与大家打个招呼。  相似文献   
66.
‘03-‘04赛季空中技巧世界杯第4至6站赛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次文献法与网上查询法,对‘03-‘04赛季空中技巧世界杯第4、5、6站赛况进行分析,认为在女子项目上澳大利亚队与中国队是世界强队,在男子项目上我国也开始步入世界强队行列;为完成第20届冬奥会拿牌夺金的历史使命,我国使用二周动作的女选手必须强化bdFF的训练,使用三周动作的女选手必须高质量地掌握7.30以上难度动作;而男选手则需大力提高8.65与8.90难度动作的质量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67.
6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录像分析法对新赛季空中技巧世界杯头两站赛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澳大利亚女选手I.L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我国女选手的群体优势已见端倪,其中徐囡囡空中动作质量有优势,但须加强着陆稳定性训练;我国男选手竞技实力水平在继续攀升,其中欧晓涛若能克服第2跳扣分因素,则有实力与任何对手抗衡;我们应密切关注世界大赛三周台规格变化趋势,并依此及时在动作技术与跳台规格上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9.
主要通过’96~’97赛季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及’97世界锦标赛中外重点选手比赛分数及着陆成功率的统计与分析,对她们的动作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指出,为在’98冬奥会上创佳绩,我国女队应继续提高动作质量,尤其提高高难动作着陆成功率,并着力加大动作难度。  相似文献   
70.
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自选成套动作编排特点和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1年我国九运会女子蹦床运动员参加决赛的录像统计和分析及相关文献研究,显示优秀女子蹦床自选成套动作的动作选择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存在一些典型的连接。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成套动作编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