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很多小学都推崇公开课.但在我看来,授课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公开课甚至可以称为“作课”,在其中有太多的作秀成分.有的教师甚至像一位演员,课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幕后的编导预设好了的.这种课,大都不注意动态生成,缺少学生的主动质疑,因为“演员”怕出现“教学事故”,驾驭不了课堂,说到底,就是不会变通.  相似文献   
32.
针对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练习题“区别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列举分析了近30种较为简易、实用、安全的鉴别方法.并对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个别方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3.
设计了实验探究碱性Cu(OH)2浊液检验-CHO的作用机理。从实验结果及逻辑推理得出:从氧化醛基试剂的配制方法,以及氧化醛基的反应过程和本质来看,都应该是Na2Cu(OH)4氧化醛基而不是Cu(OH)2氧化醛基;并提出了表述该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4.
以下几个实验,从内容上看很传统,从方法上看很老套。但改进后效果就明显不同了。  相似文献   
35.
一、化学科技教育活动的含义化学科技教育活动是指化学课堂教学以外的,围绕化学这个领域,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化学科技知识,提高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化学科技制作能力及创造发明能力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部与中国科协提出的,在师范院校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重要...  相似文献   
36.
<正>作业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组成部分,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发挥假期作业功能,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这些要求明晰了假期作业的功能与价值——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聚焦各学科核心素养,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37.
重庆市2006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实验的操作考查试题(二)就是“肥皂的制取”。不少学校教师以种种借口免考了这个实验,有的学校只是走过场,考试过程混乱不堪,考试结果很糟糕。分析其原因,问题虽说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更多的应是在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38.
把CO2 通入饱和Na2 CO3溶液有没有白色NaH CO3沉淀析出 ,对于这个问题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 :理论上Na2 CO3溶液是个碱 ,有资料显示 :C(Na2 CO3) =1.32mol/L ,14 % ,pH =11.76(更不用说是饱和Na2 CO3溶液了 :2 0℃时 ,17.7% ;2 5℃时 2 5 % ) ;通常室温时 ,H2 CO3饱和溶液浓度C(H2 CO3) =0 .0 4mol/L ,pH =3.88。当CO2 持续通入Na2 CO3饱和溶液时 ,生成溶解度比Na2 CO3要小得多的NaHCO3是理所当然的 (NaHCO32 0℃时 9.6g/10 0g水 ,2 5℃时 10 .35g/ 10 0g水 ;Na2 CO32 0℃时 2 1.5g/ 10 0g水 ,30℃时 3…  相似文献   
39.
1 实验质疑初中化学 2 1 9页学生选作实验二“晶体的制备”,让学生亲手制备大晶体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仔细深究该实验 ,发现教材上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 1 0 0mL水里加入 40g硫酸铜晶体 ,加热溶解 ,冷却至室温后是否能有小晶体析出 ?(2 )制备大晶体之前有没有必要一定先制备小晶体 ?(3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 1mL稀H2 SO4,真的是“为了防止溶液浑浊”吗 ?(4 )“实验所用试剂必须纯净” ,是不是指一定要用纯净的硫酸铜来制备硫酸铜晶体 ?(5 )“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温度都要适当” ,何为适当 ?2 晶体制备过程中的若干小实验带…  相似文献   
40.
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借鉴西方的批评概念和思维方式来把握传统屈骚批评的材料,以外化内,寻求中西批评的契合点,此文呈现的地理文化批评视野及其对屈骚美学精神的独特把握,显示了在西方批评概念和思维方式影响下,对屈骚完整文学价值的重新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