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对于“工程问题”一课,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现把过去的两种教学设计和新近的设计呈现如下,大家可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仲秀英老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指出:数学活动本质上是一个运用数学工具、完成某种数学任务为目标的行为活动、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活动集合体。这个概念对数学活动的要素作了全面的概括,也作出了明确的分类,但文章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没有展开演绎。  相似文献   
23.
1.正确认识新旧教育观。新旧教学观念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旧的教学观念并非一无是处,用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必有其合理性。新的教学观念并非是对旧观念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旧观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容、纠正其片面性而逐渐形成的。因  相似文献   
24.
李树良 《辽宁教育》2000,(12):40-41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科学的学习态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很重要的方法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开放的情景,提供相对开放的时空,让学生带看开放的心理,充分开放地进行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同一内容在分段教学中的衔接"这个主题,我听了两节课——一节是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另一节是四年级上册的"角的认识",并专门从数学活动经验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这两节课正好从实践上加深了自己对数学活动经验与生活经验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带分数乘法”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生为简便而简便的学习习惯这样一个问题,跄笔者带来了困惑,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挑战。笔者以整体原理为指导。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有新的发现和感受。本文就是从问题的提出、教学预设、教学生成、教后测试等几个环节。说明了尝试改革“带分数乘法”教学的全过程厦详细情况,并从四个方面谈了整体性呈现教学内容的优势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28.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同的认知结构就新知识的固着点、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标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思想.只有这样获得的数学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  相似文献   
29.
李树良 《辽宁教育》2004,(2):123-125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2册第2单元第1教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  相似文献   
30.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那么,怎样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特别是还在执教旧教材的教师的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呢?笔者结合浙江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十一册中的教学内容谈谈点滴做法。一、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建构主义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是一个人在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只有学生自己的生活才是学生体验过的,也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背景性意义。而原有教材中往往采用一些看似生活的,但实际上远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