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诗经》爱情诗艺术美管窥二则李金坤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赋、比、兴是《诗经》中最基本而又最主要们表现手法,这在《诗经》爱情诗中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与青年男女多在水边、山野和林地等处幽期密约谈情说爱的场景以及相思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诗经》爱情诗的...  相似文献   
102.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典籍史料、出土文物、尤其是不断发掘的郭店楚墓竹简等考察研究表明: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深广而悠久,这在楚夏同源、北人南下的文化传播、楚地出土文物与中原文化、楚人与中原儒家经典的情结、楚与中原的制度文化及方言现象、楚与中原文化的龙图腾及其习俗等六方面最为明显,由此可以证明中原文化的代表《诗经》对楚文化的代表《楚辞》确有诸多之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晚来风急”辨正$江苏大学中文系@李金坤  相似文献   
104.
杜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诗句,意象鲜明,厥旨遥深,实乃老杜精心结撰的千古名句,也是他晚年刻意追求律诗创作艺术的具体表现之一。然自胡适以来多有误解或贬斥者。本文实事求是,驳谬纠偏,探真赏美,还其本貌。  相似文献   
105.
千古名篇<诗经·魏风·伐檀>之主题,传统的说法一直以为是伐木工人讽刺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诗.迄今为止,此说仍有很大影响.近来又有人认为它是一首"慕恋的情歌".本文在对<伐檀>作者身份的确立、伐木工人造车及劳动之情景的考察、本诗词句的疏解、伐木场景及自然环境的描写对全诗作用的认识、诗歌层次结构与感情脉络的把握,以及周代社会手工业生产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伐檀>是对自食其力不素餐之君子的赞歌.  相似文献   
106.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根基,分析体育心理学课程注重身心的整体观、积极心理的育人观、服务他人的职业观以及实践导向的道德观等育人特证,而且在明确课程的整体特征后,从书本教学、学生经历以及体育精神3方面汲取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研究认为,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堂表达来推动课程价值转换,知情合一的方式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精准把握体育专业学生的独特性来因材施教,重新建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来回馈教学,以此来推动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7.
贺双卿身为田家妇,但颇擅诗词,她的词多反映自身的劳苦、病痛、孤愁和哀绪。善用自然实景作比兴材料,语言质朴,故其词别具语朴、情真、象实、境哀的审美特征和“田家本色”与“当行本色”交融浑成的幽眇神韵。双卿词,在题材的拓展与艺术的创新上,都为中国词学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8.
正"梨涡",是中国文学史上形容女子浅笑酒窝、妩媚动人的一个专属名词。"酒窝"也称"米涡"。"米涡"是说女人肤色如玉,涡儿极浅、极小,颇有美感,然却不若"梨涡"动人。"梨涡"之"梨",形容女子的脸颊白皙,如雪白之梨花,彰显女子鲜嫩水灵而美艳可人之魅力。白居易《长恨歌》尝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杨贵妃泪流满面的情形,将她白嫩丰满的脸庞比作美艳绽放的梨花,生动迷人。"梨涡"一词,就字面观之,已构成视觉审美效果;就音节论之,似已充满听觉审美感应。面对如此美妍之意象,微闭双目,稍作遐想,一位轻颦浅笑、含情脉脉、妩媚娇妍、风情万种的美人便会飘然而至,让你赏心悦目。故而对于"梨涡"一词之源流略加梳解,将是一  相似文献   
109.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计有动植物222种(类),楚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巫祝盛行的文化背景,以及屈原两次放逐的特殊遭遇等,是构成《楚辞》动植物景观的主要因素。与之相联系者,《楚辞》自然生态意识之表现特征与审美价值约有四端:一、图腾崇拜之原始遗韵;二、民神糅合之自然神世界;三、草木之巫术与药用价值;四、"心物"关系之有机统一。《楚辞》与《诗经》相比,其自然生态的"博物学"、"社会学"、"文艺学"与"教育学"四大层面之意义更为丰富多彩。自然生态之于屈原和《楚辞》作品,其意义重大,启迪良多。  相似文献   
110.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拙文<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笔者立足于<辩骚篇>文本的精细解读,反省自己,参酌时贤,据理商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论定"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