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选取旅游地理科技论文创新探索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具有素材丰富、时代感强、大学生多具有旅游经历等优势,且已取得了相应指导实践成果,富有典型意义。但实践经验表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32.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文回顾了《地球概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对未来的改革途径进行探讨,提出《地球概论》与其它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合并的设想。  相似文献   
33.
湖南崀山风景名胜区属于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高品位国家重点风景区,景区及其周缘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诸多优势.但必须以丹霞风景名胜为依托,突出自然回归主题;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地灵人杰意境;加强乡村环境资源保护,确保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
为培养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素质高的中小学地理教师,对高师地理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所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35.
徐霞客闽游与福建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归纳了徐霞客的闽游经历,总结论述了他对福建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的考察记载和描述,并指出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衡阳、零陵、郴州三地市,呈品字型排列在湖南省的南部,习称湘南。因为它们地理区域邻近,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类同,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经济现状基本一致,客观上已构成一个完整经济区,即湘南经济区。全区土地总面积5704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22.2%;人口15000万,占全省人口的1/4强。然而区域经济相对落后,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省的17.5%,该年粮食总产量只及全省的12.5%,  相似文献   
37.
中国山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6%,占全国总人口的40%。全国90%的森林面积,84%的木材积蓄量,77%的草原面积,93%的水力资源,3万多种高等植物和品类繁多的农副产品分布在山区。中国山区所拥有的矿物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建筑陶瓷和化工原料以及日见重要的旅游资源等,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占有突出地位,这些都是发展山区经济、富裕山区人民生活的雄厚物质基础。由于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交通闭塞,历来不被封建统治者所重视,致使山区生产力水平一直很  相似文献   
38.
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晚年旅游考察了云南,大理是其行踪游迹的主要之地.本文仅以《滇游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为依据,就其风光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途径加以分析归纳,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先驱者诞辰四百一十周年.一、从《日记》看徐霞客大理行踪游迹特点1.旅行考察范围广、时间长.大理地区,即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包括大理、祥云、剑川、弥渡、永平、洱源、鹤庆、云龙、南涧、巍山、漾濞等12个县(市).除云龙县偏居本区西境徐霞客未能经过外,其余各县(市)均留下了他旅行考察的足迹.徐霞客在大理地区旅行考察的时间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十六日,从姚安界坊进入祥云县境,往宾川,于十二月二十二日  相似文献   
39.
包括湘南、赣南、粤北、桂北等地区在内的南岭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古老而独特,是我国古村落保存类型最多、数量最丰富、且地域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古村落以及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已引起了史学、地学、美学、建筑学、旅游学、人类学等领域学者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0.
论历史时期的湘南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时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湘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种子。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一九九五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玉蟾岩遗址文化层的存在是以湘南优越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丘陵河谷平原宽广、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条件好等生态环境为背景。尽管古代的湘南乃蛮荒之地,但农业开发的历史相对较早,在全国的农业地位重要。随着湘南人口的增加,农业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自明清以来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尤其是建国以来的无节制开发,乃至水旱灾害愈益严重而频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以史为鉴,湘南21世纪的农业结构调整应特别重视生态建设问题。为此,必须振兴林业,大力发展牧业和渔业,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