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2  
创造性人才=创造怀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42.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造性 ,这是人类智慧之树上最美丽的花朵 ,是人类活动所能达到的最高形态。人们乐意用各种各样的语言去描述它、赞美它 ,而我则把创造性定义为 :根据一定的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它既指思维过程 ,又指思维产品 ,即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 ;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 ,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所谓创造性思维 ,即创造性人才的智力因素 ,它有五个特点 :(1)创造性活动是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 ;(2)思维加想…  相似文献   
143.
卷首语     
由知识经验的领会和掌握而引起品德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要经过很多的阶段。我们在培养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的实验研究中看到,品德整体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知识、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果一个儿童或青少年不学习道德知识(如法律知识),不练习道德行为规范,他的品德是得不到发展的。道德知识、认识和训练是品德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是在他们的"知"的反复提高和"行"的反复训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须经过一个又一个阶段。可见,儿童  相似文献   
144.
智力研究新进展与我的智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关于智力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智力属性研究、智力取向研究和智力水平研究等,评析了关于智力研究的已有理论,如加登纳的多元智力论、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论、珀金斯的“真“智力论、塞西的生态学智力模型和梅耶尔与戈尔曼的情绪智力论等。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智力观,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具有三棱结构和概括特点,并指出支撑揭示思维本体实质的是研究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45.
中小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德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为要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效果,就必须按照德育的客观规律办事。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大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规律,另一个是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盲目行事是不行的。 首先,应该将德育工作看成全社会的工作。在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过程中,客观环境起决定作用。品德的首要特点是其内容的社会性,即历史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146.
一、创造性定义 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相似文献   
147.
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学生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从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来概括;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六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积极搞好教师队伍与学校心理学家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8.
国外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综述国外关于教师教学专长与认知技能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测量与评价方法,并分析这些测量与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与测量方法对教师教学专长发展、教师资格认证以及教师培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9.
<正>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很强调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0.
表扬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外在心理环境因素。能力和努力取向的表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表扬者的真诚程度、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性别等主体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和任务难度等外在环境或客观因素。同时,表扬通过影响儿童的成就目标取向、内隐智力理论和归因风格等中介因素对其心理发展起到不同的影响效应。文章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父母的表扬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