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蓟县盘山北少林寺历史文化迹象进行考证分析。主要结论:天津蓟县盘山北少林寺是现存有史记载的唯一的北少林寺;北少林寺始建于魏晋时期,原名法兴寺,经元代著名的佛道之争,被赐名为北少林禅寺;历代众多统治者巡游盘山并与北少林寺有关系;抗日战争中该寺被日本侵略者所毁,在新世纪得以重建;北少林武术以商氏武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武术与气功间的“清晰”和“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和气功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武术的概念定义清晰,气功定义模糊;武术和气功之间没有本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在武术训练中补水对运动员整套演练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7名受试者,采用心率、血压、体重等生理及主观感觉作为实验指标进行自身对照补水与不补水试验,并对其所反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套路演练前补水对受试者的训练效果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明显的减轻运动员的口渴感、降低身体温度、增进训练欲望,而且能明显地降低运动员的舒张压,对减轻运动员心血管的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该重视科学合理地补充水分,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透过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功能谈传统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曾体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功能。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社会需求和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发挥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功能和现代人文价值功能将成为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若干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为了实现中国“强国之梦”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文章重温武术的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探索传承武术的“新路”,认为武术套路的原形是克敌制胜的技术,在斗力又斗智的活动中不断创新发展而形成套路形式;中国武术传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积累而不断创新发展形成,创新与传统并行不悖;重德轻利与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与崇尚实践、宽容中和与博览众长构成了武术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当前要保持中国武术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要坚持不断创新符合社会发展大潮的需要,不断探索多领域多层次的多元化形式发展的新路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国7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使用教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论证现行2005版武术教材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技术内容应突出攻防技击属性;加大武术教材中武德教育理论内容的编写力度,改变武术教材内容组合模式;协调武术教材编写者、武术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教师武术教学技术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薛欣  梅杭强  郭彩云 《体育学刊》2013,20(1):120-122
依据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的形成、发展,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现状,分析了中国传统武术门派发展的可能趋势.认为社会需求要求武术外在仪式应和内化精神相融合;生活方式变迁要求拳种门派生存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传承方式要求武术教育普及要与强化拳种相结合;竞赛制度要求传统技术体系要与运动发展规律相吻合.并由此提出,要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对待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武术将作为比赛项目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其全称是“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那么如何保证奥运会武术比赛的成功举办呢?文章鉴于武术志愿者对此比赛所起的积极作用,就如何对武术比赛志愿者进行优化组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并期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的基本特性与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术套路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认为:武术套路的基本特性是历史的连续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庞杂性、思维的开放性和发展的可迁移性。提出了武术套路的开放性思维表现在原创技法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运用搏斗技术上兼收并蓄,导致了后来的武术套路技术极为多样化的新论点;而且整个发展过程是一个可迁移的过程,因此又能使武术套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被传承下来。进一步归纳出中国武术套路是传统搏斗技术与理论的载体;是传统搏斗技术和理论的理性结合;是传统搏斗技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武术套路内涵的传统文化价值,从武术套路传统思维和本质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方式、内容与本质特点,提出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主要有形象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方式。形象性思维赋予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技术系统化、动作形象化的特点;关联性思维使武术套路技法多变、动作规格完整与严谨。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注重具体现象、实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