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师作为一种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存在的职业,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教育生活的全部意义指向于学生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一般而言,教师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教师个人的生活理念、生活哲学和生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因此,教育要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首先必须关注教师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2.
当前教科书领域存在研究与设计断裂的问题,体现为“少研究的教科书设计”与“缺设计的教科书研究”,使用设计实验的方法可开辟教科书研究新的视野和路径。教科书设计实验有三个特征,即在研究场域上,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教科书实验;在研究方法上,注重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在研究目的上,具有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目的。教科书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为:与实践者合作,寻找设计问题;坚持理论导向,明确研究问题;注重研究过程,设计教育干预;立足真实情境,实施教育干预;多方收集数据,评价教育干预;迭代循环开发,生成设计成果。设计实验应用在教科书研究中有助于教科书的持续改进和学习环境的系统优化,提升教师的教科书设计与使用能力,推动当代教科书研究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33.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师的角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认为,传统的课程知识观、课程管理的“科层体制”和教师职业的“专业个人主义”特征塑造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是一个创造者,是一个教育研究者,是一个课程设计者和开发者,也是一个合作者。  相似文献   
34.
35.
传统课程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反映性和确定性的特点;当代课程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理解性、建构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发现式学习、由个体独立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式学习、由传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36.
试论现代教学活动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学活动具有建构性、体验性、理解性和游戏性等基本特性。具体而言,现代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过程;是一个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展开的意义性的理解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充满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的过程。它对于个体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王攀峰 《教育科学》2020,36(1):15-21
总体上说,教科书内容分析可以分为实证研究中的内容分析、符号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和传播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这三大类型。其中,实证研究中的教科书内容分析分为量化内容分析、定性内容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符号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分为教科书语构分析、教科书语义分析和教科书语用分析;传播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分为教科书传播内容分析、教科书传播原因分析、教科书传播学效果分析。对不同学科视角下教科书内容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深化教科书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推动教科书研究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活意义、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指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建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39.
教育叙事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关注生活体验、诠释意义与价值,所叙之事非虚构之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开展有助于研究者面向教育事实本身,有助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有助于表达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其分析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建立合作关系;收集研究资料,形成现场文本;分析研究资料,重新讲述故事;撰写研究文本,形成扎根理论。  相似文献   
40.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习苏联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学活动的目的方面,我国基本上是沿着"偏重双基--培养智力和能力--强调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条轨迹发展前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