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8世纪的东方奢侈品贸易,刺激了英国国内的需求,使得东方奢侈品变成英国的日常必需品,奢侈品为英国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对英国人的吃、穿、住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促进了英国消费社会的产生;在重商主义的历史背景下,英国政府为了国家财政利益和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对东方奢侈品征收高关税,东方产品的大量需求和进口,刺激了英国的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伴随着奢侈品的进口和消费,异国情调的东方风格也带入英国,一定程度上对英国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有关“大学文化”研究的论文作为原始数据源,使用CiteSpace II软件绘制时间线图,以研究主题为标签词标示文献聚类,析出凸显主题;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参照引用频次、徒增性和高中心性等指标选择若干关键词,并对其阐释分析;阅读每一聚类的所属文献,把析出的研究主题词通过逻辑图的形式加以呈现,并形象解读;进而加深对大学文化相关研究的理解,深刻反思大学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4.
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学校体育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参与,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  相似文献   
105.
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和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形成一种行政隶属关系,教师的任用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调动,教师和学校都没有选择的自由,教师的流动也受到限制。这种模式制约了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校失去办学的活力和生机,教师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随着各种体制的改革和一些法律、法规的出台,这种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变。一方面是学校逐步取得了一定的人事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教师;另一方面是教师也可以选择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三条对教师的职业性质作了规定:“教师是履行…  相似文献   
106.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择东思想,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教育理论和观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纲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文从十个方面,对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提纲契领,以窥其要,以学其精。一、曹重知识,重视教育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思想,仅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就有45处讲到教育。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四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7.
108.
试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机械工业的一般特征看其信息化趋势,并结合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信息化已成我国机械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9.
战后联邦德国迅速从废墟上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众多的因素中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联邦德国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强化培训,以教育孕育科技创新,推行产学研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学习和借鉴德国的经验,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10.
“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的诸多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一些现实问题,使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困境,造成我国各地纷纷出现了"技工荒"。现代学徒制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学徒制的种种优势,又切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对职业教育在现实教育目标下的课程、评价和培养环境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呈现出许多优于其他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是帮助高职人才培养走出困境的一种"中国化"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