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86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正近年来,常常有一些同学向我咨询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一个文科学生应该怎么学数学。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对高中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建议。一、端正思想,重视学习一些人常有这样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学不好数理化的人才去学文科。有的同学选择文科的初衷是: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对文科的偏好,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为数理化尤其是数学而头疼,虽然成绩也过得去,但总感觉比较吃力,于是终于选择了文科。但是上了  相似文献   
152.
儿童是怎样学习的 ?这是一个困扰人类认识论的核心问题。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一诞生 ,便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对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上。各种心理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对理解的探索” ;信息加工学说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 ,是意义的制定”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社会的协商”。 ①为了更好地研究儿童的学习 ,美国学习科学开发委员会经过多年的研究 ,发表了他们的系列研究成果 ,其中有《人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环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3.
篮球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英 《文教资料》2006,(16):167-168
篮球运动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学生个性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意义和任务,接着分析了篮球运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就篮球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4.
王海英 《现代语文》2004,(12):28-28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从一定程度上讲,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各门学科成绩的好坏.然而和所有科目一样,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爱学习语文,成绩较差.如何才能行之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呢?现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5.
教育"无思"的质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谓教育“无思”?缘何教育“无思”?教育“无思”之后果如何?“有思”教育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56.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在优秀教师爱的阳光和高超教育艺术之中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他们的家长也是这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福气”。可见,孩子们从一开始进入教育机构,这教育就是不公平的。这可不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老师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老师是“教育家”!为什么“有人可能学了所有课程开发方法和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拙劣的教师?”“善于思考的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呢?”请您来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157.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通过争论更能分明。"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8.
159.
本文论述了课堂生活中的五类“受教育者”角色,即“迎合”的“受教育者”、“顺从”的“受教育者”、“适应”的“受教育者”、“投机”的“受教育者”和“反抗”的“受教育者”。分析了其形成的成因,并对构建理想境界的课堂生活和“超越的受教育者”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0.
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一种社会学的追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理解“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如何对“教育理论脱离实践”进行转向背后的社会学分析,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隐藏了这样几个问题:即实践的先在性、理论的他功能、利益群体的边界捍卫情结以及理论在转化为实践过程中的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