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本质之一就是核心课程“岗证融合”建设.本研究依托高职专业,把岗位技能标准的要点融合八日常课程教学中,在课程考核上引入了职业技能鉴定形式,利用通行的岗位技能标准来衡量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找到了课程建设的常规模式上突破口,即探索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专业课程的“岗证融合”,其实质就是要根据岗位技能标准在实训场所对学生技能操作进行现场考核,成功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2.
2013年10月7日,台风“菲特”在福建登陆,但给浙江余姚带来了罕见的强降雨。  相似文献   
43.
"媒介与怀旧"研究是跨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分布在传媒研究、记忆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媒介与怀旧研究置于更为广泛的媒介记忆研究范畴中,在梳理现有理论取向和局限的基础上,追溯"怀旧"概念的起源、情感表征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以不同"媒介"实践的类型为划分依据,将媒介与怀旧研究分为作为中介化的媒介怀旧生产、物质性的媒介...  相似文献   
44.
王润 《学语文》2024,(1):25-28
<正>【教学设想】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单元人文主题是“观察与批判”。本设计将第14课的两篇小说:《促织》和《变形记》进行联读,是建立在学生提前通过自学解决文言障碍、了解作家作品背景和把握小说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整节课立足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在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调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并赏析两篇小说在共同的“异化”主题之外的差异,进而探知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理解、尊重和包容多样文化;  相似文献   
45.
数字教科书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数字教科书风险的形成是由主客观两方面所导致的,具体体现在学生学习层面的风险、教育教学层面的风险以及学校管理层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研究提出如下规避策略:设置科学的数字教科书使用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学习新习惯;加强培训,提升教师风险评估与防控能力并形成基于数字教...  相似文献   
46.
47.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奔向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把党的十五大确定  相似文献   
48.
浅析双师型教师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 《内江科技》2008,29(6):153-154
本文从分析当前职业教育的目标入手,以电子专业为例,从优化基础课教学和丰富专业课教学、课程难点突破及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课外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体现了双师型教师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简称PBL法)结合案例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级各专业的110名大一新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实施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BL结合案例教学法优于PBL教学法。结论PBL结合案例教学法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我国体育领域实施公益诉讼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育事业是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体育领域中存在着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 过程中,社会和体育发展需要依法保护公共体育利益,面对侵害体育公共利益和公民体育权利的违法行为,现有的法律救济手段由于自身局限 性,在制裁、纠正违法行为和保护公共利益方面还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现行法律法规为公益诉讼制度引入体育领域中提供依据,同时现代社会 进步和诉讼权理论的发展以及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使体育领域实施公益诉讼成为可能。在体育领域实施公益诉讼,可以拓宽公益诉讼的受案 范围,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体育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