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1840年后,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向现代转型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抗拒的趋势。民国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转型,在观念、内容、形式、价值、组织方式和传播手段等方面生成了现代性的文化特质,从而创造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续的条件,也为今人延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22.
论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与功能不可或缺的条件.社会转型下,政府一元主体治理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难以使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与功能最大化.建立政府主导下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多元主体联动治理是合理的选择.政府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权威主体;学校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直接主体;家长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利益主体,社区、社团、媒体等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关联主体.  相似文献   
23.
我国体育活动防止"邪教"侵害问题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教“造成的危害妇孺皆知.“邪教“特别是“法轮功“造成的危害警示我们,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健身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看待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政府要加强体育活动的管理与完善体育法规,依法打击邪教活动,关心老年人群体,将全民健身运动进入群众的闲暇生活时间,要加强社团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指导,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体育设施的投资和管理,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坚决抵制“邪教“通过国际体育运动的渗透.倡导科学,提高认识,养成科学的健身观,增强防止“邪教“侵害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4.
新世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具迫切性和必要性。而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必须解决“少”和“精”的问题;“学”与“用”的问题;教学改革与其他课程的问题;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25.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的体育思想:国民体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政治挂帅、寄希望于青年,形成的原因:政治上的需要,经济的影响,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生产劳动、军事国防的需要,反对锦标主义。  相似文献   
26.
食品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专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分析了集美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如何提高实习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研究体育,不能不研究孔子,孔子是当下中国体育及其研究无法绕过的"界碑";孔子是个迷,只有解开这个迷,才能开启体育乃至中华民族继续健康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28.
论西体东渐     
清末民初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重构起因于西方入侵,实质上是近代国人文化自觉的结果.西体东渐实质上是中国近代体育的重构过程.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体育不断由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得到重构.近代中国体育重构的历史启示我们,以中国传统体育为基础的多元共存是中国体育重构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这个原点分析入手,逐层透析,提出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新概念,认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并世代相传的、以生命存在和延续为目的身体运动样态。  相似文献   
30.
以前面相关论文中阐述的“文化”、“体育文化”定义为理论前提,对“传统”、“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定义和辨析;进而论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质态,并作界说;再进而评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指出其症结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