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教育学面临系列危机:教育学学科独立性危机、教育学理论功能危机、教育学话语危机以及教育学研究中人的缺场导致的"无人"危机;研究和明确教育学的立场是教育学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学记》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许多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特别是其中的主体教学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制定不仅给小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也给学校调整培养教师的发展策略给予参考。教师是主体性的人,是有个性的人,除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学校的要求外,也有自己的需求,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而学校更应该根据教师的专业需求制定积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职业声望沉浮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声望下降的原因,反思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和育人的角色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提出应从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知识分子角色意识以及规范高校管理体制方面重构高校教师职业角色以提高职业声望。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内在属性,是不同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在主体间性的视角下,传统教师角色不断解构,新的教师角色逐渐建构。  相似文献   
16.
一、职业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生活的疏离,导致教育理论功能危机 自从教育学成为一种专业,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主体成为专业化的职业研究群体,一方面促进了教育学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危机,这种危机既是教育学的危机,也是以教育学研究为生存之本的研究主体的危机。目前,以教育研究为业的职业化生存方式,造成职业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生活和实践主体的疏离,最终导致教育理论功能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班级群体中的中等生一直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个盲点,本文根据对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特点的研究结果。从加强主体性教育的角度,作出了改善班级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视界中的教师角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内在属性,是不同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在主体间性的视角下,传统教师角色不断解构,新的教师角色逐渐建构。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知识型具有不同的知识观和教育学知识观。立足教育学知识话语的角度,以现代知识型和后现代知识型两种知识型为视角,可以看出教育学知识话语在科学话语、相关学科话语、社会权力话语、西方中心话语等控制下存在着"失语"的危机,后现代知识型视域下教育学知识通过回归日常教育实践可以真正实现让教育学"说"自己的话。  相似文献   
20.
学校职能是指学校在社会分工中特有的专门职责。从逻辑层面分析,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职能可分为个体个性化的职能与社会化的职能两类。前者是学校的固有职能,后者是学校派生的即工具的职能”。个体个性化职能是培养独立、健全、独特人格的职能,社会化职能是把个体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能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职能。虽然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个性化和社会化是统一在完整的人身上的不同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化也是个性化的一部分,但如果一味强调社会化而忽视人的个性化,势必会导致个体独特人格的丧失和人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