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8 毫秒
21.
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的过程”。理想的科学课堂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其中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科学课教学中,由于课堂生成的问题是所有学科中最常见、最复杂的,教师如果能处理好这些没有预设到的生成,那么,你的课堂会因此而精彩,那些原本“失败”的环节也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22.
《小车的运动》是苏教版《物体的运动》单元的一课,以学生们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这是建立假设后,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收集证据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一节课,也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一节实验课。他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记时、把握小车、喊口令,一次次实验,一次次记录,学生在一步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车的快慢与载重量有关,重量越轻,小车越快;重量越重,小车越慢。紧接着,…  相似文献   
23.
学校美丽的环境被垃圾破坏了,为了使学校恢复原貌,我们环保小组对垃圾进行了“追踪”,找出了垃圾污染的4大“元凶”,并针对问题,总结出一系列解决的方法,希望我们学校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24.
江苏省第九届科普宣传周刚刚降下帷幕。一天,我看见水池边两个小朋友边洗手边说:“洗手应该用肥皂擦,然后再冲洗一会儿才能把细菌洗掉。”看到这儿,我觉得此次宣传周的主题“科学在我身边”已在孩子们身上发生了效应。那么,如何加强孩子们的科普意识呢?  相似文献   
25.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笔者认为,要自自然然,潜移默化地培养,尤其是以大自然物体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实验教学更要自自然然地培养,不能刻意雕琢,流于形式。企望一节课或一个较短的阶段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不现实的。   一、实验器材要使学生容易找到   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实验必须是在实验室做的误解,避免抑制学生课余实验研究的兴趣,我根据小学自然课进行的不是科学家的精确实验,量化标准不高这一特点,尽量使用“土实验”,让学生回家也能做,有自行探究的条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教学《声音》一课,书中用…  相似文献   
26.
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会考试的孩子占了便宜,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素质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创造精神,自然教学大纲要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如何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家认为现在儿童智力开发度仅占大脑全部能量的 30%,未开发的 70%蕴含着巨大的创造能量。1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没有唯一的…  相似文献   
27.
1 问题的提出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自然要指导儿童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自然教学担负着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重要任务。纵观现行教材 1~ 6年级共有 2 0 0课左右 ,探究自然现象解决问题的课有 14 0多课 ,约占总课数的 70 %。如何让儿童真正自行获取和应用这些知识 ,是自然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如何解决“高分低能”这一普遍现象 ,更是每个阶段 ,每门学科所思考的问题。因此 ,我们提出了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大自然 ,即“科学探究”法学习自然。2 研究的基本理念(1)科学教育的发展观人类对教育的认识总是随着社…  相似文献   
28.
1构思本课是苏科版科学教材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中的第二篇“观察水”中的第二版块关于“溶解”的内容。就教材地位来看,本单元用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物质的切入点,意图是站在生命的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水对动植物、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真正体会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节水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观察水”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一些性质。首先,通过对一杯水和一滴水的观察,让学生能够全面细致地描述水,并能利用所学知识鉴别六种液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发现水能溶解一些物体。最后,引导…  相似文献   
29.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理解。"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也是小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因此,在科学课上,我们坚持让学生像科学家研究"大科学"那样"真枪真刀"地搞科学,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0.
《谁给花传粉》是苏教版种植单元的第三课。孩子们在儿歌、在童话中、在生活中都知道蜜蜂、蝴蝶会采蜜会给花传粉,但谁也没有经历过真正地用棉签、用干蜜蜂(华茂公司的材料袋里提供的)来给花传粉,而且要比较出棉签和干蜜蜂谁传的花粉多。同学们显得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