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问: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起始和发展如何? 答:陶行知1913年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中就闪现着“创造”的光点。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明确无误的是1919年,他提出“创造精神”,“创造的教育家”[1](P25)。把创造引入生活教育领域,明白无误的是1931年8月,提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生路”。“‘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2](651)明确提出创造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主张,是1933年,他指出做的三个特征是不可分…  相似文献   
72.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体●胡晓风陶行知是中国生活教育运动的先驱。他在中国率先与黄炎培共同提出职业教育,并以试验主义相伴随,而使生利主义的职业教育,走上生活教育的宽广大道。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教育运动起始于职业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开始走上生活...  相似文献   
73.
2、“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1917年陶行知回国全身心投入实践。从知行合一到行知合一的完全转变决定了他从事民主教育的一生。在从事民主教育的三十个春秋中.他又丰富了“在做中学”.从而以“教学做合一”为切人点进而创立“生活教育”。回国伊始,连续两次演讲,第一次演讲阐明了中国的教育是:格物致知和试验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74.
第四篇开平民教育之花,结生活教育之果 三、两位“美国的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主义随着启蒙运动开始在美国广泛传播已是19世纪之初了。裴斯泰洛齐主义在美国的传播最早是北美洲最大的城市费城(Philadelphia)。费城的环境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氛围最为相似。首先在费城引入裴斯泰洛齐主义的是已于1796年定居费城的苏格兰裔地质科学家麦克卢尔(Wjlliam Maclure,1763—1840)他因绘制定一幅真实的北美洲各部分的地质图,被誉为美国的地质之父。  相似文献   
75.
记者:胡老,您是陶行知的学生,又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副会长,《陶行知全集》1~11卷的主编,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请你谈谈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怎样提出、如何发展的呢? 胡:陶行知1913年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中就闪现着“创造”的光点。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明确无误的是1919年,他提出“创造精神”,“创造的教育家”(见《第一流教育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25页,以下简称全集×卷×页),把创造  相似文献   
76.
77.
改革是我们搞四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一切战线、一切地区、一切部门、一切单位都有改革的任务。教育是搞四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的改革更是势在必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站在改革的前列,大造改革的舆论,做改革的宣传员,实践者,当改革的促进派。怎样搞好教育的改革呢? 首先,思想要解放,这是搞好教育改革的前提。解放思想,就是要抓住改革中的最大问题,即我们教育战线及教育工作中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8.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王文岭编撰的《陶行知年谱长篇》即将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近60万字,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再现了陶行知先生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以期改造中国教育、尽瘁于民族独立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共和国家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79.
陶行知是创造教育最早的开拓者。 创造是人生的最高本质。1869年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发表《遗传的天才》一书,并首先进行“自由联想”实验,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研究创造思维的开端。1917年陶行知就赞许高尔顿,称他“殚精竭虑,以冀深造。五十年来,良多发明”,“其关系教育,至为重大”。他认为“遗传与习染交相为用。而人之性情备焉”,“教育之功,则在设备种种适当习染之机会,使遗传性情之正者得以发荣滋长(《遗传论》,载1917年《留美学生季报》第四卷1期)  相似文献   
80.
今天,我们在满园春酒楼,为陈伯纯同志八八高寿和金成林同志的八十整寿举办生日聚会。伯纯、成林两位是老共产党员,又出生于七月,因而党的诞生85周年之际,为他们两位祝寿是有特殊意义的。之所以合二而一,是因他们两位同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又同是陶行知所言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