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从高校师生关系看高校作文评语言语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运用于不同交际领域,就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言语形态。作文评语是师生之间讨论写作活动的一种言语形态,它理应成为师生之间探讨写作规律的有效沟通手段,但是作文评价的高耗低效似乎已成一种痼疾。吕叔湘先生说,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如果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考一番,往往头脑更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作文评语的根本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本文就从高校师生基本关系入手,阐述高校作文评语低效的缘由并构建高校学生作文评语理想之言语形态。  相似文献   
42.
立体构建高职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指导到考试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语文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体会及思考.  相似文献   
43.
所谓修辞,就是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语境,如何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形式以收到最好的交际效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晚年(1982-1992年)在大会、座谈、会晤、参观及考察等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谈)话的记录汇编.它不仅是邓小平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邓小平言语艺术成熟的范本.本文拟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三")为研究文本,从语汇、语句及辞格三个层面,对其晚年言语修辞艺术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4.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作文个性目标却长期被中学作文教学漠视,造成了职院新生作文缺乏个性。中学作文教学漠视作文个性教学的宏观原因主要有:“语文工具论”拒绝学生个性;“典型性原则”束缚学生作文个性;“应试教育”冷落学生作文个性等。  相似文献   
45.
抒情散文《绿》是朱自清早期的美文力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情景交炼的范文优品。朱自清创作《绿》时,正值婚后数年喜得爱子,在新为人夫后叉初为人父;在这人牛角色的重要提升转型之际,对生命的关注往往会因此警觉敏锐起来,对生命的感悟也就更其深入与独到了。本着以“人”为本披文人情的原则,笔者拟借《绿》文管窥青年朱自清创作早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6.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士族以家族为单位加入,长期操纵政权,并享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和优势。由于婚姻能保证血缘的更替,它成为士族维护自身地位的主要手段。士族的婚姻等级森严,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封闭的身份内婚,主要有与皇族的国婚和与士族的门第婚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47.
需求导向:农村教师个性化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在培训的模式、内容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需求导向的农村教师个性化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建构,需要达成四个“转变”:从以培训机构需求为主向受训教师需求为主转变;要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转变;从培训机构各自为政向综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转变。  相似文献   
48.
心境就是平和持久而又弥漫扩散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使人在较长时间里保持一致的情感色彩和行为方式。写作者的心境是决定其写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培植和优化写作者的心境,达成以下四种心境,便可以让写作有机地进入个性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9.
蒋新红 《成人教育》2009,29(9):39-40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学生、教师、学院及主管方多方面,针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清代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加强中央王朝的控制。但在澜沧江以外的地区,包括今西双版纳地区,却仍然以土司制对其进行管理。在今象明乡,西双版纳唯一的彝族乡,清代设置了倚邦土司,通过土司管理彝族等边疆各民族,实现了国家权力在边疆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