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摘要:以新闻叙事学为理论依据,以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为主要方法,对《人民日报》十届世界杯报道中涉及中国的文本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世界杯报道讲述了一个有关中国足球世界杯梦想的故事,梦想分为三个阶段,即梦想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儿阶段(1978-1998),梦想打入世界杯16强阶段(2002),梦想重返世界杯决赛圈儿阶段(2006至今)。这一故事背后隐含的沉默话语是,因为中国队的“不在场”,中国媒体/民众感受不到存在感,继而产生了焦虑感,也影响了对国家和自我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2.
美学是一门渗透力很强的学科,当前,伴随着人们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美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专门化、多样化.新闻美学、体育美学就是20世纪末逐渐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体育新闻近些年来逐渐崛起,是否应该构建自身的美学品格?体育新闻、体育报道又呈现出怎样的审美形态?结合美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知识,对体育新闻报道美学形态的分野进行了探讨,并从体育事实的美质、传者的审美感知、符号的美学风格以及受众的审美认同四个方面阐述了构成体育新闻美学形态的要素.  相似文献   
23.
奥运会从一诞生就和新闻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的古代奥运会上,希腊人就专门设立新闻发布官,并由专人向各城邦及时传递最新的奥运消息.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创办于1894年的国际奥委会季刊<通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传播奥运文化、报道奥运信息的重要使命,而希腊雅典的<信使报>则是刊登首届现代奥运会信息的主要报纸.②  相似文献   
24.
中国媒体百年奥运报道中的世界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意识,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命运、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权利和义务的意识。①人类的世界意识始于地理大发现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张,中国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意识则始于鸦片战争前后。  相似文献   
25.
虽然早在1908年,中国媒体已经提出了在家门口举办奥运会的梦想。但中国媒体对奥运会的真切关注始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不仅仅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中国运动员正式参赛的历史,还因为  相似文献   
26.
奥运会从一诞生就和新闻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的古代奥运会上,希腊人就专门设立新闻发布官,并由专人向各城邦及时传递最新的奥运消息。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创办于1894年的国际奥委会季刊《通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传播奥运文化、报道奥运信息的重要使命,而希腊雅典的《信使报》则是刊登首届现代奥运会信息的主要报纸。  相似文献   
27.
以认同理论、建构理论为依据,以《人民日报》女排"五连冠"报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国家/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方式:《人民日报》不但建构了国人对国家的归属感,还建构了国人对国家的忠诚感和理想感,不但建构了对国家民族——"中华民族"的认同,还建构了对以"顽强"、"拼搏"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认同。这种建构是时代的产物,既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局限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8.
《中国体育报》五届夏季奥运会报道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体育报>作为解放后我国最早的体育专业报刊,参与了1984-2000年五届奥运会报道,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纵观其五届奥运报道,具有强化宣传功能和舆论功能,追求速度、深度和广度,树立读者意识和人的意识,突出可视性与可读性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宣传价值有时凌驾于新闻价值之上,信息量和读者需求还有差距,模式有余、创新不足等问题.建议<中国体育报>在今后的体育报道、奥运报道中应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大胆革新版面、提高宣传艺术、加强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29.
在日本对中国领土长达十几年的侵略、占领过程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台湾、香港等地沦陷区建立了60多座广播电台或广播机构。日本侵略者将广播作为“舆论宣传之利器”,使其成为日伪政权媒介控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0.
很想走得更远。但有时会受很多限制。心里始终有一个远行的目的地。在没有实现之前,似乎也是快乐的。因为心在路途上。没有停息。——题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