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新范式:平台、机制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育人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基于对当前高职校企合作育人存在问题的反思,诠释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的内涵要求,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皇冠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从合作平台、运行机制和育人模式三个层面,探寻以校企利益共同体为特征的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形成是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实现了从职业教育领域向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横向拓展。“双元制”在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内在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国际效应。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发展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并“走出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我国在学习借鉴、吸收内化、实践创新中对职业教育模式不断探寻,实现从一元到多元、从分散到整合的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4.
学生试教:历史教学方式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试教是指根据历史学科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学生自己完成历史教学的某些任务.它包括学生备课、学生授课、学生布置批改练习三个主要部分.学生试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陈亮精神     
陈亮是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其学术思想和精神在南宋及当代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爱国主义精神、务实创新精神、交流合作精神三个主要方面阐述陈亮精神的内涵,进而从严峻的社会形势、坎坷的身世经历、独特的性格特征等方面探讨陈亮精神的形成原因,最后论述弘扬陈亮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突显高职特色的前提和关键。这种团队具有专业指向性、组成多元性、研究多维性、行为整合性、发展互动性等组织特征。高职院校需要从重构教学团队、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团队学习和完善制度保障等环节切入,充分发挥各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优势,通过整合培育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短板及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些高职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的教学团队整体实力较强,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教学团队。然而,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学团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兼职教师仍然是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8.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注重队伍建设,忽视团队建设;注重兼职教师,忽视专兼一体;注重教师个体,忽视团队整体;注重教师发展,忽视学生成长”等误区.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教学团队的特征和建设要求,通过确立科学理念、注重互动合作、改进支持系统、凝练团队文化等,建设适应新时期专业内涵科学发展需要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同时也面临一些难得的机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职院校和教师自身需强化专业发展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校本研修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自主性、实践性、针对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以实践问题为基础、以多元专家为引领、以团队互助为推力、以个人反思为目标”的校本研修模式。同时,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做好校本研修规划、完善校本研修制度、营造校本研修氛围等,保证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