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9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81.
“双基”与“双基教学”:认知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打好基础,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一直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特点.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双基”与“双基教学”又表现出了新的关注.例如,这就构成了2 0 0 2年1 2月在苏州召开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的主题.一般地说,“中国数学教育传统的界定与发展”显然更应被看成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1] ,从而,就“双基”与“双基教学”的问题而言,我们也就不应采取简单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而应从理论高度对各个相关问题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就能在课程改革中很好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并切实…  相似文献   
182.
从课程改革看数学教育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为深入反思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基础.这既是指努力纠正一些普遍存在的弊端:反对简单化,防止盲目追逐潮流,改变教育的健忘症;而且也是指对于以下一些重要问题的深入认识: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数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视野的拓展与必要的聚焦、高级研究人材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3.
一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作为数学教育的国际性组织近年来在促进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与协调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后一方面的一个重要工作即是由该委员会所直接组织和推动的一些专题研究(称为 ICMI stuides),如“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影响”,“90  相似文献   
184.
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问题出发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1)什么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在过去十多年中的主要成绩?(2)应当如何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3)什么又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急待加强的领域?另外,对“基础与创新”这一论题,应从深层理念与数学的特殊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5.
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了五年。对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从一开始的欢欣鼓舞,逐步接受其理念,到积极努力地去实践、探索,大家逐步体会到课程改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所有的改革一样,在不断推向深入的过程中,新课程改革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新矛盾、新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矛盾,采取怎样的策略解决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有许多实践、思考和体验,本刊近几年来也陆续编发了各种观点的文章。在国家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的关键时期,在本刊分版之际,我们全文刊发著名学者郑毓信教授的《数学课程改革:路在何方》一文。该文从国际、文化等视角来审视我国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我们应切实纠正思维方式上的片面性与做法上的极端化,并应努力实现诸多对立面的必要平衡与互补”等观点,而且就“如何去实现对立面的必要平衡与互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另外,本期还转载了相关文件和报纸上的一些观点。我们期望以此为引子,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参与对新课程的实践、研究和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沿着更加深入、健康、科学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前行。如果您对郑教授的观点有什么思考,也欢迎撰文阐述。  相似文献   
186.
大力加强数学教学研究的评论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笔者曾为&;lt;小学教学&;gt;(&;lt;小学青年教师&;gt;的前身)写了不少评论性(及其他)文章.笔者以为,对教研工作作出适当的评论是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相应刊物提高办刊水准的必然途径.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希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包括小学青年教师都能参与这一工作,更希望&;lt;小学青年教师&;gt;能大力提倡、积极鼓励这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7.
4 中国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适当定位? 对于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定位问题显然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例如,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以下一些问题显然就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究竟是普遍的高标准还是普遍的低标准?这是否会影响到“数学精英”的培养,又是否会在数学上造成新的“两极分化”?等等。  相似文献   
188.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1月15日-19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和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在湖州市举行了“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第七届年会”。其间,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郑毓信教授应邀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并参与了交互式评课活动。郑先生从数学教育哲学的高度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问题为与会代表澄清了一系列模糊认识,起到了学术引领的作用。为此,本刊特约刊出郑先生的学术报告———《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和《观课有感》(将于本刊2005年第2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9.
短评两则──兼论积极开展数学教育研究的评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促进数学研究,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曾专门著文大力倡导“数学思想发展史”、“数学文献学”和“数学评估学”等三门课程的研究.就后者而言,徐先生指出,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科学地、客观地评估各类数学成果的创造性、成果的基本重要性、实用性、难易性、成果的概括性、普适性,以及成果的优美性等等.最后还要对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作出总的评价.”[1]尽管徐先生的上述意见是就数学研究而言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显然也适用于数学教育的范围,特别是,就目前而言,我们更应努力提倡对已有的工作作出必要的评论,从而为…  相似文献   
190.
随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这一重要转变的深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明朗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现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新热点.有不少教师已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更有不少学者在这一方面发表了不少指导性的意见.但是,由于创新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所以这方面的实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应的认识也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以下就联系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集中地对“开放题与数学教学“、“问题解决与问题提出“和“创新与文化继承“这样一些主题作出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