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79篇
科学研究   16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28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太极拳是借用了“太极”概念,建立在太极学说基础之上的武术拳种。为改变当前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中对太极文化的遗漏和疏忽,从文化本源切入,结合高等院校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肢体活动等技术载体来充分展示和表达太极拳内在的文化坐标,并提出符合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发展与创新改革的对策,以期在现代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将承载着中华博大精深文化传统的太极拳切实有效的运用到高校现代体育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72.
学期末,鄙校的教学楼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过道、教室、会议室,都有学生坐得横七竖八,敲着笔记本电脑,或是在一个蓝本子上奋笔疾书。你也许以为这是孩子们在休闲娱乐,但听到答案你一定会大跌眼镜:他们这是在考试!  相似文献   
73.
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水流域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让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呈现出多地域文化交融、多民族文化交汇、多时空文化交叠的文化特征。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文化记忆与传承、健身与休闲娱乐、经济资源开发和利用、社会控制与凝聚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功能。加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运用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阐述了城市绿道体育空间与可达性4级圈层体系的特征,分析城市绿道体育彰显公平和谐,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融入;概述了亚健康、老年化休闲空间需求和社会世俗化对公共性漠视的现状,从多个层面建构与分析了绿道体育的社会控制功能"金字塔"模式,以及城市社会需求满足与绿道体育参与程度的递进关系,系统解释了城市绿道体育的社会控制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75.
利用核密度分析、巴雷托截取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的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在规模结构上,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数量规模的省际分布呈现倒“金字塔”结构,而配比规模的省际分布呈现“金字塔”结构,且极不平衡;在空间格局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表现出东部区域较多;在集聚特征上,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主要集聚在京津翼地区和长江流域,其他地区比较分散;在空间竞技实力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呈现“南弱北强”的特征;影响大学生高水平排球队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高校招生条件、本科院校数量、经济发展实力和体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6.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研究方法,以林语堂“闲适文学”之东冷西热现象为借鉴启示,对武术修身在清末民初、民国迄今所遭遇的历史境遇和今天所迎来的时代发展机遇进行论述。旨在呼吁新时期社会条件下,修身将作为武术之一重要价值的彰显,以促进武术未来发展之路更加宽广。主要结论:1)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而非林语堂“闲适文学”的优劣,决定了其“东冷西热”现象的发生,及其独特的历史命运和遭际。2)修身在武术研究中地位的历史演绎,经历了清末民初作为提升武术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抓手,到民国迄今伴随“科学”彰显对武术修身的理论忌讳及掩蔽这样两个历史节点。3)当今社会语境下修身又迎来了适宜的成长土壤;武术研究者应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修身这一武术理论研究新动向;既是武术之理论研究跟随历史演进步伐,更广层面、更深层次地造福于人类生活,也是武术自身能够在当今社会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监控体力活动对日常体力活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方法:选取广州市年龄35~45岁之间的白领38名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前、后受试者填写《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问卷,实验中受试者采用动动健康软件管理目标体力活动量,并将每日活动量反馈给监督者,监督者根据受试者上一周的体力活动量,对每名受试者设定下周的目标体力活动量,要求每周活动量较上周增加20%,实验共为期12周。结果:与实验前比较,试验后后第1周、第4周、第8周和12周的步数、能量消耗和活跃时间均非常显著性的增加(P<0.01);试验后各时间段步数均有所增加,其中,实验前工作日和休息日在17:30-20:00时间段步数最多,试验后工作日步数最多出现在20:00-22:00和17:30-20:002个时间段,休息日出现在8:30-12:00和20:00-22:002个时间段。结论:应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进行自我监控可以提高白领日常体力活动量,特别是交通和闲暇时间体力活动。目标设定、自我监控和表现反馈可能是体力活动干预中较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BCTs)。  相似文献   
78.
校园足球是振兴中国足球、建设足球强国的“塔基”。基于体育强国新的时代内涵,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校园足球的价值定位,寻求价值实现路径。我国校园足球的价值定位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充裕的足球后备人才;巩固和扩大足球人口规模;提升足球文化软实力。实现路径是:建构多元化的支持保障机制;建设富有特色的足球课程体系;完善立体化的竞赛体系;着力发展校园足球文化。  相似文献   
79.
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支撑。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在促进教育平等、学习权利获得中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学龄后群体的学习权力的维护,都要求对远程学习支持再认识。本文对学习支持服务要实现特定教育功能所必须具备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学习支持本体与教育,政策,经济,文化,服务对象多个关系出发,提出学习支持服务的4个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80.
新时代,利用技术赋能教育革新,驱动学习方式转变,备受教育界各方关注.自2012年以来,英国开放大学每年定期发布的《创新教学报告》荟萃了网络技术时代世界各地正在开展的10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学、学习和绩效评价的创新教学法.通过分析《创新教学报告》(2020版)可以看到,发挥技术在教育中的巨大影响力,离不开相应的学习理论支撑,并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教学报告》(2020版)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表明,学习科学、做中学、自由学习等理论成为技术赋能教育革新的重要源泉,未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正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