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749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有些学者对“发明四声”说法提出批评,认为汉语的"四声"不是任何人所能发明创造的。然而“发明四声”又被语言学界许多学者所普遍接受并继续使用。这对矛盾是由“发明”的古今词义的不同造成的:“发明”在古汉语中是表“发现”义,在现代则是表“创造”义。因而,在古代“发明四声”说法是正确的,现代学者继续使用“发明四声”则是由于仿古文写作和习惯用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2.
与普通话相比,闽语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表达方式,即用“字”表示“五分钟”。这个“字”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即刻与刻之间的两个特殊符号,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字”具有了“五分钟”的新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字”的功能仍然在不断扩展,含义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13.
职业教育模块式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职业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围绕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课程改革成了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国外四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特征,然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和设计方法,并对模块式课程体系设计可能面临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4.
按:以下这些词你也许常用,也许常读,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具体意思你却未必知道。那就仔细端详一下它们的模样吧,以免有一天认错。△拟于———打算在。例:团委拟于五月初召开“五四”演讲比赛。△拟订———起草制订。例:《小草》文学社的章程请筹备组的几位同学拟订。△顷闻———刚刚听到。例:顷闻陈欣同学获全国文学大奖,我们表示热烈祝贺。△顷接———刚才接到。例:顷接信札。△已悉———已经知道。例:9月2日来函已悉。△欣悉———欣喜地知道。例:欣悉贵校被评为省模范学校。△兹将———现在将。例:兹将我校今年工作总…  相似文献   
115.
在开设<微电子器件工艺>课程的同时,开设微电子器件工艺实习,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工艺实习与<微电子器件工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6.
近几年来,全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新问题,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开始开拓职业教育领域的时候,在试办中等职业学校(班)中,我们所遇到的是:办学目的、方向,教育部门和联办单位之间的分工和职责,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7.
118.
教学贵在方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文章剖析了传统案例教学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翻转式案例教学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探讨了应用前景,认为该模式将会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9.
中以作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阐述了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抓住了结构力学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突破口,为解决高职学生学好结构力学课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0.
为加强高校与师生信息流转效率,需要整合邮件、短信、微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通过构建全校共享的组织通讯录,来支撑校内办公和各种应用系统的信息流转及个性化信息推送。文章设计实现了适合高校应用场景的统一通信平台,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内45个单位使用,有效解决了全校信息流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