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挖掘大村落文化特色,开辟乡村旅游市场可以推动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村的自然生态、宗族意识、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大村落文化特色的生成是与其历史积淀、地理条件息息相关的。在乡村游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大村要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特色品牌,从而凭借内在的文化优势走出一条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32.
海子被认为是后朦胧诗人。后朦胧诗高举生命意识大旗,打着反崇高、反英雄、反文化的口号,极力推崇平民意识。海子的诗歌继承朦胧诗的抒情性,特别注重抒情主体的生命价值、精神尊严的呼唤,这与后朦胧诗的反崇高、反英雄等反正统事物、主流价值的主张似乎相距甚远。本人认为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诗性的艺术思维,个性化抒情的意象,个人密码化的言说方式等开创了个人化写作的先河,其个人化写作姿态与后朦胧诗的个人化写作有相似性。本文力图将从海子的生命意识、诗歌意象、语言表达等方面考察海子诗歌个人化写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33.
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凝聚了艺人高超技艺和独特的创造力,但其文化创意的水平不太高。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开展了搭建交流平台、开发文创产品、探索“互联网+非遗”、把非遗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等工作,但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存在不少的挑战。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泉州技艺类非遗的传承需要传承人的匠心也需要观念的创新,要积极进行跨界资源多元整合、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文化创意产品,开展基于生活现实的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34.
海子认为死是必然的,生存是虚无的,但他并没有沉沦在虚无的境界中。面对死亡,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先行到死中去",达到他对自由追寻的目的。"太阳"、"土地"、"天空"等是海子死亡意识的承载物。海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有助于唤起更多人反思,乃至拯救当前所处的贫乏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5.
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虽不是有意识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精神,但潜意识地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加缪、海德格尔的哲学精神产生某种精神暗合,体现在荒谬与虚无、想象与自由、对时间的消解等方面的推崇。西方存在主义是面对西方社会中人情淡薄与信仰危机以后,以悲凉、厌烦的个体心理体验结构——时间性来建构起来的人生哲学,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缺乏西方存在主义的根基,它所接受的只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形式上的质疑现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36.
37.
曾看到非洲豹追羊的画面:辽阔的草原上,一只非洲豹隐藏在草丛中,准备偷袭羚羊群。当羚羊察觉到非洲豹到来时,开始四散逃跑。非洲豹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它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径直向它追去。羚羊跑得飞快,非洲豹跑得更快。在逃与追的过程中,非洲  相似文献   
38.
海子的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二元对立心态,如城市与乡村的对立、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等。海子矛盾创作心态的形成是与其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等息息相关的。剖析海子的矛盾和冲突的心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蕴涵。  相似文献   
39.
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与人格建构、思维与审美选择、价值取向等文化心理要素等方面探讨巴金的文化心理结构。以“爱人”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主体人格的张扬显示出巴金思想与人格的张力;以“立人”为导向的价值取向使巴金具有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纵横比较的多向思维方式和感性经验使巴金思维具有主观性与开放性的特征。通过对巴金文化心理结构的解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巴金的精神内涵,以便我们更好地继承他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