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11工程”大学学报的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晓军  颜志森 《编辑学报》2011,23(4):372-374
以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1月前进入“211工程”大学的100种自然科学类学报为研究对象,统计各学报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0种“211工程”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报的刊均载文量为229.55篇,刊均基金论文比为77.7%。不同学科和地域的学报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差别均较大,且不同学科的载文量与其基金论文比基本相反,即载文量越大基金论文比越低。从基金论文比来看,“211工程”大学学报的学术质量可以称得上是我国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2.
刘岭  颜志森 《编辑学报》2016,28(1):72-74
分析学术期刊编辑个人知识管理的特点,借助新媒体手段,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保存、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利用等4个方面提出个人知识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3.
科技期刊信息传播功能的演进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颜志森  姚远 《编辑学报》2001,13(1):9-11
通过对17世纪中期科学家间私人通信与科技期刊诞生之关系的历史考察,揭示了科技期刊社会功能的最初表现形式和发展形式,并就科技期刊如何演化为科学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强大主媒体及其功能的结构层次给予信息学诠释。  相似文献   
34.
从载文变化看广东省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统计分析了《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7种高校学报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各期,共104期的开本、页码和载文等的变化.对7种学报2000~2004年,连续5年的第1期,共35期的载文作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结果表明:学报的基本变化、载文的质和量、出版的效果三个方面都反映出广东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是基本健康的,依法办刊,办出精品是今后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为我国学术期刊实施“互联网+”战略计划提供指导和改革思路。【方法】 针对学术期刊“小、散、弱”状态,集群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的弊端,对“互联网+”中的“+”进行了内涵阐述,并探讨“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的生态系统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下所形成的出版新业态,分析学术期刊在“互联网+”下进行改革所面临的难题。【结果】提出“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生态系统理论;对学术期刊的改革指出了思路,推动 “互联网+”学术期刊出版理论的发展。【结论】“互联网+”为我国学术期刊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建立一个和谐的、健康发展的出版生态圈是学术期刊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6.
科技期刊发展到今天,对如何更好地办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这是必然的,也是可喜的。但是,面对各种媒体上出现的多达8类近30种的“化”,也要防止误入“此伏彼起,‘化’声不断”;“盲目跟风.闻‘化’而动”;“该‘化’的不‘化’,‘化’不了的乱‘化’”等误区。要办好科技期刊,最根本的还是要切合实际,依法办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