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马国强  李之俊  米卫杰  刘茂 《体育科研》2010,31(6):55-57,64
分析自行车运动员在场地1 km计时赛和竞速赛中的专项数据变化规律,并与常用的速耐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个项目的专项速度耐力特征,为指导专项训练提供实验依据。1 km计时赛中,运动员往往在最后300 m左右出现体能的明显降低、专项速度耐力下降的现象。竞速赛中三道队员如果不能在前两圈跟骑过程中有效的节省体力,会在第三圈的后半圈出现耐力降低的专项特点。在短距离自行车专项训练中,专项速度耐力应当作为训练重点常抓不懈,并使用合适的传动比和贴近专项的训练方法,使专项训练强度能够保证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武义江沿岸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小五金业作为其主导产业。虽然小五金业具有投资省、收益快的特点,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近年来.武义江流域的工业磷污染状况日趋严重,为了下游水域的用水安全,必须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以解决武义江工业磷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场地世界杯赛前阶段,两名自行车运动员(郭×、顾×)分别应用“减量增强度”和“训练量不变”两种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方案的训练课中运动表现和生理机能适应的差异。方法:场地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郭×和顾×3周完成7节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TIET)课,每节课包括4组内容为次数不同的“120 r/min稳定踏频骑20 s +60 r/min放松恢复骑10 s”训练。郭×单节课总骑行次数逐步减少、总传动距离逐步增加,而顾×常规训练课总次数不变。采集训练课中的骑行功率、做功、心率及每组骑行后的血乳酸进行分析。结果:郭×单节课总做功从第1节课的266.8 kJ逐渐降低至第7节课的201.0 kJ,但单节课的平均功率出现逐课次增加的变化趋势。郭×仅第2节课的平均心率较第1节课下降6.1%,接下来5节课明显回升;郭×第6和第7节课后的血乳酸清除量(ΔBLa)分别显著升高至1.05 mmol/L和1.3 mmol/L。结论:在场地自行车赛前阶段完成的7节功率车Tabata训练课中,通过减少训练课骑行次数、增大阻力档位,可在提高训练强度的同时,降低训练量以促进体能恢复,完成“减量增强度”的赛前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应用生化指标了解力量训练和冲坡训练后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机体的适应规律,并对运动员机能状态和训练效果进行评定;方法上海自行车队8名优秀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力量训练课与冲坡训练课后CK、BU、尿10项、Bla进行监测;结果1)力量训练课后5 min的CK就达到峰值,次日晨BU、Hb较前一天早上结果变化不显著,4g尿潜血检出率增加.2)冲坡训练课后4 h的CK达到高值,次日晨CK、Her明显升高,Hb、BU变化不显著,尿潜血检出率增加;结论1)力量训练课后的CK达到峰值时间早于冲坡训练,但冲坡训练强度大,对肌肉的刺激较强,导致Hb破坏得更多,恢复相对较慢.2)力量训练与冲坡训练课后,尿潜血检出率增加,但是尿潜血出现的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3)使用Bla、CK、BU、尿10项对运动训练进行监控,可以了解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对教练员科学训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上海市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在10运会前一年的比赛、训练情况进行连续追踪,应用SRM训练系统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对SRM训练系统在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使用SRM训练系统可以监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或训练中的实时情况,通过功率、速度以及频率等指标,可以反映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变化情况。(2)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取决于专项力量的大小,而不是绝对力量的高低。(3)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在自行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频率的踏蹬力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4周1 900 m高原训练对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上海自行车队7名男子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海拔1 900 m高原训练.每周训练安排相同,包括公路有氧课5节、场地专项课4节、身体力量课2节,训练负荷逐渐增加,第4周减量调整.分别在高原训练前、后相同时间测试空腹体成分,进行15 s最大频率、最大功率测试,以及45 s×2组(间歇20 min)功率维持能力测试,选取时间点测试HR和BLa,并计算15s分段功率;分别在高原训练前、结束后和结束2周后采静脉血测试血常规、T、C,高原训练1周后相同方法加测血常规.结果:1)高原训练后运动员体重、体脂%、骨骼肌质量和脂肪质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2)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分别提高了7.4%和6.9%(P<0.05),而睾酮提高了22.9% (P<0.01);3)高原训练后15s骑行测试中的最大频率无变化,最大功率仅提高2.4%(P>0.05);4)高原训练后两组45s测试中的最大和平均功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一、二组间的最大功率下降率和平均功率下降率分别降低40.5%和51.8%(P<0.01),且第一组结束后3min、第二组开始前和第二组结束后3 min的血乳酸分别降低了11.2%、21.2%和9.5%(P<0.01),而20min间歇期内的乳酸消除率明显提高.结论:4周1 900 m高原训练未对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的最大频率和最大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以糖酵解代谢供能为主的重复做功和做功维持能力,以及疲劳消除能力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7.
68.
6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目前构建基于校园网的体育教学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就目前我国学校的条件,建立体育教学服务系统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较好办法,同时就建立体育教学服务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0.
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8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了解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结果发现:1.递增负荷运动中,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乳酸强度曲线拐点较低,但斜率较大,表现出无氧供能系统动员速度快的特点。2.不同距离主项对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需求存在差异。3.有氧代谢能力的优劣并不是影响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