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饶有意味又内蕴丰富的课题。酒之于古代文人,一个普遍的、重要的作用就是浇愁、销愁,化解胸中块垒;与此同时,酒也激发了他们的豪情、豪性;由于特殊的时代社会原因,历史上饮酒最甚的是魏晋文人与元代文人;而最得酒中真趣的是陶渊明和苏轼。另外,酒之醉境与艺术创造和虚静状态有某种相通或相似之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2.
在西域地区所产的众多骏马中,以大宛所产汗血马最为著名。直至唐朝,汉武帝获取汗血马的事迹,仍为文人津津乐道。惊人的速度、优美的体形,超常的体力,汗红如血的神秘,是汗血马受唐人喜爱的重要原因。无论如何,汗血马是那种能给人带来无限美感的古老生灵,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时至今日,汗血马依然在不断引发人们关于汉唐历史、战争、边塞、西域及"丝绸之路"的丰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3.
杰出的诗人总是善于利用色彩来创造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抒发情感,使笔下描绘的景物获得艺术魅力.创作者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灵活地选择运用色彩表现主观情绪及内心深处的微妙颤动.表现音乐意境,在把听觉的音乐转化为诉诸视觉的艺术形象过程中,色彩的运用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为诗”是中国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后世论多认为始于中唐的韩愈。当笔认真考察了唐前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后,却惊奇地发现:“以为诗”并非始于韩愈,而是始于早韩愈400年的陶渊明。所谓的“以为诗”,即以散的篇章结构、句法及其虚词、虚字入诗,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如散般的平实自如、天然入妙,能够更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而这一切在陶诗中都有鲜明具体的体现。“以为诗”的运用,使陶诗更为亲切、平和,贴近人心,一种如叙家常的真切动人由此而生,这与陶渊明的为人及其诗歌朴素自然的风格是极其协调一致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为诗”陶渊明是韩愈的老师。  相似文献   
25.
孟浩然偏爱舟行,一生多次出游,“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故其山水诗多写水上、水边之景,清旷淡远、自然高妙,由于心志淡泊,诗艺高超,充分提炼语言、净化语言,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比起盛唐其他诗人更显得明净单纯、晶莹剔透。孟浩然一生仰慕陶渊明,他的山水田园诗也深受陶渊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陶渊明是屈原之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光芒四射,笼罩百代,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关于社会、人类的终极价值的思考,比如理想的社会模式、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生的目的、脱离了主流社会后人该如何生存以及生死问题等等,多数是在其最后的乡村苦难生活中完成的。事实证明,这些思考具有恒久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史与美学史上,更体现在思想史上。陶渊明显示思想史意义的文学创作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从不枯燥抽象地说理,而是由生活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生活与理论、理论与生活水乳交融,难以切分。抽象的理论,往往通过个人的生活实践得到生动形象的阐释。  相似文献   
27.
概述 目前,链条炉风室普遍存在横向配风不均的问题,运行中表现为:(1)风奄风压不均匀,燃烧时火床偏火,化强风区易出现“火口”,冷风直接进入炉膛,降低炉膛温度;住弱风区由于煤层阻力过大,会形成一条未燃烧的“黑带”,使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下降。(2)各风事横向风最分布不均匀导致炉排横向燃烧不均匀,炉排受热不均引起炉排片局部变形,容易发生炉排片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28.
在诸饮中,没有什么比酒更有特点了,与茶的清寒不同,酒性热,属阳.诗人艾青说酒“具有火的性格,水的外形”(《酒》).酒有一个很重要、也很微妙的作用,就是开辟一个未知的空间,强化内心情绪与主观意志,模糊并淡化现实生活及外部世界的细节,放松甚至解除长久积淀下来的理性约束,唤醒心中潜在的意识与感受,要强烈地、痛快淋漓地抒发,执着地表白.此时,逻辑与理性已隐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激情、是冲动,是那种快乐无比、美好无比的境界.当然,这需要一定的量,不是唇一沾酒便可以进入此境界的.尼采就这样描述过醉的快乐状态:“那种人们称之为醉的快乐状态,不折不扣是一种高度的强力感……时间感和空间感改变了:天涯海角一览无遗,简直象头一次得以尽收眼底;眼光伸展,投向更纷繁更辽远的事物;器官变而精微,可以明察秋毫,明察瞬息;未卜先知,领悟力直达于蛛丝马迹,一种‘智力的’敏感;强健犹  相似文献   
29.
管理沟通与商务谈判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其影响因素和选择的原则,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并考虑课程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来进行。  相似文献   
30.
有元一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采,与陶诗风格正相契合。与前代相比,明人对陶渊明的认识、评价更加深入、细微,更多对具体作品的具体评论。由于陶渊明的事迹日益深入人心,明代出现了许多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戏剧作品。清人直接继承了明人对陶诗艺术价值的评价,一致标举、备加赞赏陶诗的真朴、自然,言简意丰。近代以降,内忧外患,但人们对陶渊明的尊崇却不因此稍减。王国维认为,陶渊明是与屈原、杜甫、苏轼相并列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梁启超先生对陶渊明情有独钟,其出版于l923年的《陶渊明》一书,是现代陶渊明研究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