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从我校排球学科的发展析体育院系术科建设的科学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关键。对国家体委直属院校优秀重点学科──北京体育大学排球学科建设的研究表明,要把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术科建设成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就必须走术科建设科学化的道路。在此过程中,教材建设是基础,教改科研是动力,师资队伍是关键,竞技实践是源泉,社会发展是方向,多学科协作是保障。  相似文献   
22.
<正> 1.向上抛球和接球。往自己头上垂直抛球,用上手传球的手形将球在额前接住。反复进行练习。图1 接球手形:十指要自然分开,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在下面托住球,拇指尖不可对着球来的方向.图2 2.直上直下抛球,转身接球。垂直往上抛球,转身90°、180°后用上手传球的手形接球。向左转身和向右转身都要练习。 3.往前上方抛球,钻下去接球。往前上方抛出低球,立刻向前移动,钻到球下,用上手传球的姿势接球。图3  相似文献   
23.
<正> 初级比赛只要具备下面两个条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初级比赛: (1)发球能发到对方场内;(2)接发球之后能在3次之内(最初可以4次或5次)打回对方场地. 为了帮助孩子们一步一步地进入比赛,可以做以下诱导性比赛游戏: 1.网球(一)  相似文献   
24.
从后排攻的“质”“量”入手,展示了这一进攻技术的发展现状,揭示出后排攻的发展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25.
体育系排球普修课比赛教学图示引导教材的编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排球比赛教学缺乏系统、全面阐述是排球教材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以体育系排球普修课为试点,依据系统理论,排球回攻系统观点和认知理论的观点编制了比赛教学图示引导教材,为验证图示引导教材的可行性,又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图示引导教材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材。  相似文献   
26.
一、前言当前,高水平的排球比赛有两个特点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一攻战术的普及化.表现为以快变打法为特点的中国、日本等亚洲队,更加重视快攻的组成率和致力于创造新打法,欧、美队在高快结合方面进展很迅速;二、是拦网高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7.
现代排球比赛中运用脚击球的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世界重大排球比赛中脚击球运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新规则执行以来的两年时间里,脚击球运用的次数很少,并从理论上探讨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在比赛中可能运用脚击球的范围和技术特点。此外还通过实验研究对运用脚击球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8.
随着排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和规则的演变,对一个队或一个攻手网上进攻能力(用 K 来代表)的评定方法也应随之发展和改变。这样才能反映当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状况,也才能正确的评定队及攻击手的进攻能力。一、评定方法的演变及分析在我国对排球运动员网上进攻能力的评定,有明显的阶段性;1979年以前(评定一个队或一个进攻队员),多是以扣死率作为标准的。计算方法为:  相似文献   
29.
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普通的娱乐活动到奥运会竞赛项目,从室内6人排球到沙滩两人排球,从一般的体育活动到专门的运动科学,排球运动已从一般的体育活动发展到了有着自己独立的教学训练思想、教学训练理论、教学训练体系、教学训练内容、教学训练方法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完整体系,集生物学科、心理学科、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于一身,加上规则所要求的独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专门的一门运动科学。随着排球运动朝着群众性、娱乐性、竞技性、多重性方向的发展,排球运动科学将朝着多学科结合、多领域开拓、向实用性发展的方向跨进。  相似文献   
30.
随着排球运功技术战术的发展和规则的演变,对一个队或一个攻手网上进攻能力(用K来代表)的评定方法也应随之发展和改变。这样才能反映当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状况,也才能正确的评定队及攻击手的进攻能力。一、评定方法的演变及分析在我国对排球运动员网上进攻能力的评定,有明显的阶段性;1979年以前(评定一个队或一个进攻运动员),多是以扣死率作为标准的。计算方法为: 扣死次数即A/B 扣球总次数例如中国男排参加1977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赛的总结中说:“据大会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