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本文提出了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思路 :即建立统计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市场监控体系以及法律监控体系 .工作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统计数据搜集质量、加工整理质量、存储保管质量及提供质量等四个环节的质量监控 .市场监控体系着重讨论统计信息市场对统计数据产品发生的市场监督、约束及控制 ;法律监控体系主要从完善统计法、强化执法力度和增强法律意识三方面论述 .  相似文献   
102.
口述史的材料引发了武术界人士对象形术的关注,进而引起人们对中国武术象形现象的再度思考。中国武术门派繁多,但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象形性,其以内家拳中的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为典型。中国武术的仿生对象涵盖多种生物和自然现象,并且与养生学、舞蹈、巫术有着紧密的血缘联系。武术师法自然的传统不仅可以体现中国古代人体仿生行为的独特性,还展示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性,具有反观自身、模仿自然、促进万物进化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早期中国球迷出现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属于中产阶级球迷群。这一时期的足球属于自然足球,观众为城市富有阶层,观球风气大致与观剧类似。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足球大体隶属于苏联的体育体制,球员温文尔雅,观众和和气气。这一阶段足球大体属于道德时代的足球。1994年至当下属于普世性的商业足球时代,观众群体的表现也有多维度的特性。苏联体制时代的足球属于善的足球,观球是一种社会福利,而非商业需求。1994年以后的中国足球属于一种恶的足球,高度的商业化使得球迷的心智时常抵达极限临界点。中国的文化觉醒始发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球迷的心理大体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足球从此告别了道德时代,步入一种法制足球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4.
足球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无法完全脱离极端的暴力现象,而暴力行为的主要实施者是球迷。由于球迷暴力的出现,足球在缔造一种现代文化品格的同时,也兼容了史前文化的内涵,所以足球更富有部落战争的特征,球迷暴力则更具有仪式感。但不可否认,极端性暴力案件又具备了一些黑帮争斗的鲜明元素。因此足球暴力很难构成美学体系,它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原罪。中国人对待足球暴力现象相对不宽容,但往往用隐恶的方式来处理。足球与政治的高度融合折射出足球集团性的全新寓意:球员集团负责足球的炫技功能,球迷集团承担足球的能量扩张,社会集团是足球存在与发展的隐性力量。媒体对球迷暴力的报道往往有夸大之嫌,而对于球迷暴力行为的规制也大可不必采取极端手段。  相似文献   
105.
现代体育是欧洲近代身体主义潮流崛起后的产物,在仪式治疗的现实需求下,当今的中国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或道德的力量.在褪掉媒介光环后,中国的体育人群体仍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状态,原因在于他们违背了儒家尚简朴、废奢靡的文化精神.中国历史上并无体育的概念,也从未有过体育人群体,而与之类似则是游戏的人、流浪的人和闲人,他们不从事生产活动,其社会角色介于从事性炫耀工作的巫者和反抗儒学教义的常态人之间.在脱离了非世俗的领域后,中国体育人的社会地位仍有下移的可能.游戏是凌驾于一切知识体系之上的一种价值形态.历史上的世界级强国都是游戏大国.尊重人类的游戏精神,也是对人类创造力的一种尊崇.  相似文献   
106.
近现代体育属于体教分离前的体育与文化均衡发展的模式,它展示出体育的自然性、健康性和融通性形态.中国近现代体育发育不良是儒学的教义对游戏、竞技、身体的歧视所致.儒学对梦想、游戏和童趣的相对漠视还导致国家创新力下降,限制了体育法系的发育.中国近现代体育人以文化人为主体,而当代体育人本身则以非文化人为主导力量.身体的游戏可以固化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中国近现代体育大体属于英美体育法系,它昭示出体育生活化、日常化和时尚化的模式,而中国的当代体育模式是沿袭了德日体育法系的衣钵,具有古罗马帝国时代国家繁盛模式的基因.中国大地上诞生的两种体育法系的再度融合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07.
文化传播历来充满了矛盾性.奥运会及其理念包括游戏行为、狂欢精神和规则意识,但中国人接纳的奥运会更多的是其理性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以及其宗教内涵.奥运理念中还蕴含有丰富多彩的军事学元素,它沟通了中国人关于英雄主义的想象.鉴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历史,奥运会进入中国后很快就成为一种治疗国民心理自卑症的仪式.在神学、游戏学、祭祀学的层面,奥运会有其不可替代性.奥运会的内在精神融汇了中国人所竭力提倡的祭祀和军事的文化传统.充满诗意的神谕精神是现代奥运会的内在价值,极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从奥运神谕文化中升华出来的道德理想更是一种足以填补中国当代社会道德缺失的精神实体.奥运会传入中国后,培育了一大批奥运会信徒,这些人将奥运会看成一种外在的信仰对象,奥运会的超体育价值在此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08.
109.
二外日语学习动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能够说明学生为什么而学习,能够说明学生的努力程度,能够说明学生愿意学什么的原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贵州省铜仁学院的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日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弄清了当前大学生的主流动机,并提出了一些激发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0.
梁晓声的“知青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内容角度出发,还是从其叙述方式着眼,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最初的美学追求由于历史原因,生活经历等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呈现出一种别致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