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南瓜糊嘟     
提起吃南瓜糊嘟,爷爷婆婆都摇头。老人们都说,在大集体那年代,生产队里分的粮食往往只能吃上半年就空了仓,能吃上一顿南瓜就不错了,根本吃不上什么南瓜糊嘟。看来吃南瓜糊嘟还是很有讲究的。首先,选择做南瓜糊嘟用的南瓜很有学问。南瓜必须是成熟的(熟南瓜的表皮上会生出一层白粉,而且一擦就掉)。没熟好的,含水份多,煮出的南瓜糊嘟不好吃。选好了南瓜,接下来就是制作。先刨去南瓜皮,然后劈成几大块,挖出里面的瓤子,用水洗净劈好的南瓜,操起刀,细细的切成寸半长的薄片,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放水煮了。洗好锅,填一些柴火。等锅烧辣以后,把切好的南…  相似文献   
53.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一百年前,中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时势造英雄,是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成就了康有为,使他成了中国先进者队伍中的思想者,近代四位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也正是维新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使梁启超的才华充分展露,“齐名南海,并称康梁”。  相似文献   
54.
康有为、梁启超以他们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的杰出表演,民国以后的种种活动,成为清末维新变法思潮及民初思想、学术界的代表.他们以等身的著作,代表了清末民初中国学术思想的最高成就.康有为成为了经今文学的终结者,也成为了明末清初到清末民初三百年学术的殿军,而梁启超则成为清末民初传统学术思想的继承者,又是西方先进学术思想的吸收者、传播者.正是在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  相似文献   
55.
万平 《教师》2010,(32)
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应注意: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参与性;评价的主体、目标、方式应多样化,体现多元性;要将评价与各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活动性;评价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评价的激励性促进教学的发展,体现激励性.  相似文献   
56.
笔者开发建设的网络课程“美学概论”,教学内容丰富;网络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交互操作,对时空分离的教学模式作出了一定的探索;技术难度高,包含大量音、视频资料;搜索技术用到了Access数据库,难度较高;软件界面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  相似文献   
57.
综合性生物技术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实验是理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中标志性课程.结合上海市教委本科教育高地建设,探讨、总结了综合性生物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阐述了依据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需要开设综合性生物技术实验的教学改革实践体会;明确了综合性实验教学目标应当与当前产业化水平接轨,系统地培养、练学生扎实、系统的应用性技能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8.
国学是指中国人原创的学问,是一个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和心血,具有浩瀚文献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的思想、学术体系。成都大学以创建省级精品课程为抓手,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在校园大力宣传普及国学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网络新媒体,实现师生课后关于国学经典的交流与沟通互动等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推进了国学经典进高校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的改革。  相似文献   
59.
成都大学举办的“加快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助推国学经典进大学课堂探索”会议,旨在引导从事国学经典教学与研究的专家们,高度关注现实的社会、民生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前沿动态,在专家、教师的互动交流中,通过相关理论研究的分享与相互探讨,积极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愿景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60.
万平 《班主任》2011,(1):12-15
一"以自己的努力,使我的每个学生都获得益处,以至于对他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段话,写于29年前。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那个炎热的下午,胖胖的林桂英校长拉着我的手将我从一扇门带入了另一扇门——我从一名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正式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说起来,那是多么简陋的一所学校啊,只有一座新落成的四层小楼而已。一色儿的本色红砖,若不是窗户过于齐整,你几乎看不出它和旁边的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