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军红  肖宏 《编辑学报》2013,25(5):507-510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的数据,对反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为指标遴选的top10%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超过很多SCI期刊,某些学科影响因子平均值已接近或超过SCI学科均值。这一结果使我们全面、清晰地了解到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并有助于期刊制订进一步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意义] 文章的被引频次一直是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每篇论文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以便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2006、2017两年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各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规律,采用同学科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形态最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先设条件,提出一种被引频次标准化指数——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 (简称PCSI,中文"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最后以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评选结果为例,将它们与论文所属学科全部论文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PCSI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反映了被引频次的线性差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4.
复合影响因子与期刊影响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军红 《编辑学报》2011,23(6):552-554
介绍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的定义,并从期刊的影响范围、学位论文质量和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将学位论文引入期刊影响因子的统计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复合影响因子可改变低估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水平的现象,是值得推广的评价期刊近期办刊质量的定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6900种学术期刊为统计样本,分别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中国科技期刊在载文量与被引频次两个方面是否存在布拉德福定律与二八法则所描述的核心区。统计发现:中国科技期刊在大多数学科并未形成布拉德福/二八法则所描述的核心区,其载文量与被引频次均未形成集中优势,而是呈发散状态;以布拉德福定律与二八法则为理论依据的核心期刊评选方法缺乏说服力。最后,论文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未形成集中优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评价通常是基于某个数据库的引证数据,计算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要想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最关键的是统计源、分类体系、指标体系设计。文章介绍了《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在统计源遴选方法、分类体系、评价指标方面的设计,改变过去先有数据库、再有期刊评价的旧模式,将统计源的合理遴选放到第一步,这样有助于改善中国及其他非英语母语国家科技期刊在当前世界期刊评价体系下的不利地位,探索世界科技期刊更加全面、合理的影响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基于文献数据对期刊政策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开展系统研究,以便客观揭示和彰显期刊在决策、管理、公众等层面所产生的政策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将政策文件、政策相关者分别与期刊刊载成果建立证据关联以评估其影响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构建包含政策研究指数、政策传播指数、吸引政策相关者参与度指数等3个一级、9个二级和22个三级指标的期刊政策影响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对期刊开展政策影响力定量统计。[结果/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揭示期刊尤其是政策型期刊的政策影响力,可为进一步改进完善期刊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各类不同定位期刊的综合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肖宏  伍军红  孙隽 《编辑学报》2017,29(4):340-344
在学术期刊的计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2项最为重要的指标,占据了较高的权重;但是,期刊办刊历史长短、发表论文多少、出版周期长短、学科人群多少等都会影响总被引频次的大小.尤其是一些发表大量低水平论文的期刊,依靠论文数量众多,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总被引频次;但其影响因子却很低,论文质量很差.如何客观甄别这类论文数量巨大而质量效益不高的期刊?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衡量期刊量效关系的指标——期刊量效指数(journal mass index,JMI).“量”指期刊的发文量,“效”则引入期刊影响因子.JMI定义为某刊影响因子与该刊影响因子对应的发文量的比值,意义是平均每篇文献对该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值.JMI能客观反映同一个学科中量大质低的期刊的“臃肿程度”.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版)》中,JMI被应用于修正期刊影响力指数(CI)排序,使CI排序更准确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学科影响力排名.实践证明,JMI是一个对学术期刊量效关系进行客观评判的有用的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中国英文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国际影响力情况,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方法】 对中国英文科技学术期刊基本现状进行分布统计分析,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与JCR数据,进行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全面计量和多维度比较分析。【结果】 我国英文科技学术期刊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期刊布局与发展尚不均衡,与出版强国相比还有差距,有较多国际引用来自国内机构。【结论】 国家的英文科技期刊扶持政策已见成效,应持续支持;建议进行学科与地域布局规划,针对两极分化进行统筹调整,建议在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中增加“海外机构引用比例”。  相似文献   
20.
汤丽云  林丹丹  伍军红  肖宏  张秋 《传媒》2023,(23):12-14
<正>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集中记录的基本载体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在推动科技创新、繁荣学术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与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无法全面及时地反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国际出版品牌与本土学术出版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