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储瑞耕 《今传媒》2009,(10):1-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归结起来,高层次的,很有价值的,我看就是这"三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换言之,就是"三做"--"做人、做事、做文章".作为新闻工作者,"三立"、"三不朽"非常重要,而且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2.
好的言论,当从现实生活中撷取一朵朵一片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我较长时间从事言论、杂文写作得出的一点体会之谈,是耶非耶?谨录于此求教于大方之家。纵观我20多年的文字经历,基本上搞的是言论,我把杂文包括到这里所说的“言论”之中了。因为依我之见,杂文就是以作者个人的  相似文献   
33.
在金秋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四个“中国记者节”。今年的记者节,同前三年又有一些不同,那就是今春肆虐的非典对我们全民族形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如同前些年遭遇的全民抗洪战斗一样,我们广大的新闻工作者胜利地经受了这次“抗非典”的严峻考验,原本就有的“人民记者爱人民”、“愈是艰险愈向前”等等新闻工作者职业的人格的本质特色,又一次得到了更加突出的彰显。我们用实践向世人证明:我们无愧于我们神圣的社会职责,无愧于我们的人生选择,无愧于我们的称号,因而我们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又有了新的提升。在十月革命四周年的时…  相似文献   
34.
今年二三月间,一场始于英国的“口蹄疫”灾难(2月19日首例发现)影响了大半个地球,从欧洲到亚洲,非洲到北美,经济受到影响,人心为之惶惶。 作为媒体,经过认真的调查采访,向广大受众报道口蹄疫发生的真实经过,自然是责任所在。然而,问题出来了—— 3月27日,英国的报纸和电视台纷纷报道说,“英格兰东部的一家中餐馆从东亚非法进口的肉制品中带有口蹄疫病毒……口蹄疫可能由此开始传播。” “可能”——似是而非的一个词,误导了受众,于是有人据此猜测,这些肉类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35.
毅力和坚持精神的欠缺,是许多人难于成事、成不了大事的根源.  相似文献   
36.
2011年兴起的中国新闻界的“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了积极而且比较明显的社会效果.比如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作用,比如对于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的实际的促进.  相似文献   
37.
我们要竭尽全力,坚持人格操守,坚决不做那些“不该做的”,而把“该做的”千方百计做好.  相似文献   
38.
我们不能否认我们具体的新闻和传媒作品的“速朽”,但我们自豪于包括我们的实践在内的传媒和作品汇合而成的整个中国、世界新闻史和传媒史的“不朽”.  相似文献   
39.
我一向坚持一个观点:一个有志于从事传媒事业的人,一定要使名字活在自己的作品上. 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作品”,二是“自己的”,三是“活”.传媒工作者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空洞的话不顶用,要出东西,要出经过自己艰苦劳动而得来的东西,要出与自己的以往相比、与他人相比不断有新内容的东西. “有作品”,首先要有数量,然后要有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质量要由数量作基础作支撑.  相似文献   
40.
储瑞耕 《新闻记者》2001,(11):60-61
友人写了一篇杂文 ,想向《南方周末》投稿。因为不认识该报的人 ,便照着报上标明的地址和编者姓名 ,通过E -mail发了过去。想不到几秒钟之后 ,他的电子信箱里便跳出一信 :“朋友 ,你好 ,稿件收到 ,若一个月未见采用 ,可自行处理。谢谢!编辑”这是我前所未闻的事 ,故而不由得感慨丛生。这则几秒钟之后的回信 ,是标明了“Auto reply”(自动应答)的 ,但设置这个“应答信息”的事情本身却总是人为的 ,非自动的。没有一点责任心和热忱 ,就不会有这个“应答”。《南方周末》的编辑通过自己的劳动 ,具体体现出对作者人格上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