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学智 《甘肃教育》2006,(7B):21-21
一、德育的基本要求和目的 德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初步确立,各种社会思潮叠起,学生原本脆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知识丰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82.
关于司马迁的学术倾向,史家常习惯于把它归为历史上子学中的某一家如道家或儒家,而忽略了司马迁多次说过的欲“成一家之言”这一重要的立言宗旨。事实上,他在《史记》的字里行间也为此而努力实践着,尽力煅铸自己独到的史哲史识和学术见解。他也正是以此宗旨来“究天人之际”的  相似文献   
83.
佛典初入中土,先是经由西域僧人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等人东行传法而得以广泛传播;再是由于我国僧人之西行求法而得以弘扬光大。前者对佛典在中国的传播固然起着先入为主的重要作用,但后  相似文献   
84.
“天人合一”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意义.儒家的“天人合一”,其主流精神是指建立在道德心性论基础上的主、客未分的“天人一体”,而非以自然为本和表现为主、客分立关系模式的“天人和谐”.它所体现的主要是一种道德性命之学,其旨趣在于为人的生命存在确立形而上的根据.“一体”论与“形而下”的“和谐”论不仅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其分野亦标示着能否对中国哲学基本特征和其表征的哲学理路作出正确的把握.以“天人和谐”释解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是对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初中德育教材建设主要经历了立足统一、从统一走向多样、从多样回归统编三个阶段.初中德育教材建设取得了宝贵经验: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的领导是根本保障;素养培育是目标指向;继承创新是有效途径;中国特色德育教材是必然结果;编写队伍是人力支撑.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建设的“再出发”路向可以着眼于五个方面:国家意识形态与学科核心素养相融合的教材目标;统一性和适切性相契合的教材内容;横向衔接和纵向融合相统一的教材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教材编写策略;多元对话与保持特色相协调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86.
风景画色彩写生是风景画艺术创作的重要课目之一。画风景必须具备必要的色彩学知识及构图原理 ,通过得当的方法 ,步骤及绘画艺术风格样式 ,来表现作者的审美情趣、情感、情调进而美妙地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87.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别的作品去进行习作。对此,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进行过不懈的尝试,但也有人认为模仿别人的文章去写,就像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我个人认为,仿写本身就是继承,仿写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没有仿写的过程,就不会有创新的结果。试想一个体操运动员,不首先模仿教练员的动作,肯定不会练出自己的高水平来。正像列·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正确的道理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著名学者朱光潜说得也很有趣:“那时我的模仿性很强,学欧阳修、归有光有时居然学得很像,学古文别无奥诀,只要熟读范作多篇,头…  相似文献   
88.
推进学校持续改进是国际社会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路径和方向。因此,基于学校改进构建的办学质量评价维度及指标是实施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基本依据,其对了解学校发展质量,找准学校发展着力点和短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目标、过程和结果研制维度构建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维度和指标,并在F教育集团加以实践应用,取得了很好的评估效果。研究表明,基于学校改进建立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应秉持学校持续发展理念,突出课程与教学改革重点,紧扣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目标,着力校长胜任力,并把握学校特色与文化着眼点,这是全面评估学校办学质量,找准学校办学质量改进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9.
关学宗风:躬行礼教,崇尚气节——从关中“三李”谈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载于关中创理学一脉,遂“与濂、洛鼎立”。然张载之后,“寂寥无有和者”。有学者断言,关学至南宋初年已告终结。此涉及如何看待关学传承的问题。其实除学理传承之外,学风也是学派相接相续的重要方面。张载之后其宗风不绝,至清初亦有如“三李”(李二曲、李柏、李因笃)者,正与张载躬行礼教、崇尚气节之气质与宗风相续。故关学有“史”,从北宋自清初,道脉相沿,绵绵不绝。  相似文献   
90.
新时代中小学地方教材管理制度建设有助于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提升中小学地方教材育人能力;健全地方教材管理制度,激发中小学地方教材建设活力;服务高质量地方教材建设,形成中小学地方教材治理合力。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相关政策的考察发现,中小学地方教材管理制度的定位不清、功能发挥不足、语言表达不清以及制度特色化不明显。新时代推进中小学地方教材管理制度纵深发展,要厘清不同层级教材管理职能,明晰中小学地方教材管理责权定位;细化教材编审的资质条件,建设专业化中小学地方教材建设队伍;明晰政策制度内容表达,保证中小学地方教材管理制度的操作性;注重区域改革发展需要,形成特色化的中小学地方教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