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CALCULATIONOFTHEHARMONICLEAKAGEOFIRREGULARWINDINGSHuQiansheng(胡虔生)LiuHui(刘徽)(DepartmentofElectricalEngineering)CALCULATIONOFT...  相似文献   
82.
刘徽 《中学教育》2005,(2):48-51
山·A·阿莫纳什维利是格鲁吉亚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博士、教授,他也是继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家。20世纪60年代初,他创办了第比利斯第一实验学校,从取消传统教学中的分数、改变师生关系入手,开始了他的长达数十年的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的实验。通过总结他在小学阶段的实验成果,他写了《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这三部书在苏联国内享有盛誉,被苏联教育部列为推荐给教师阅读的教学法参考书,同时也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83.
拼图游戏是向着预定图案展开的活动,均质、量化的时间被排除于过程之外,因此时间轴是萎缩的,拼图游戏隐喻下的课堂教学受钟表时间的主宰,且是一个局限于确定目标下的累加过程。而画家作画时,绵延的时间影响着创作,所以,在其隐喻下的课堂教学中,时间轴和教学的进程是密切相关的,绵延的时间作为一种师生的内在体验,并使教学成为时间继起中的机智行为,教学在绵延的时间流中呈现出事件链的形态。  相似文献   
84.
人生本身并不存在意义,意义就在于每天的活动之中。那么倘若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为自己、为别人、为世界感动,生命便会呈现出一种瑰丽的色彩,此生无憾!在短短二十几年的生命里,我做过学生,当过教师,可贵的生活激情伴随着我的求学生涯和从教历程,可以说我有幸收到了这份昂贵的生命之美的馈赠,愿意与你共同盛飨。  相似文献   
85.
[本书及作者简介]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开创者之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从事现象学实践和写作,既向读者揭示了现象学写作的理论背景,又细致地介绍了如何具体地开展现象学研究,包括如何关注人的生活体验形成研究课题,如何多方搜集资料,如何凸现主题,如何通过轶闻进行现象学的写作,如何使研究保持方向等。正如范梅南教授开篇所说,这本书既是一本现象学写作的方法论著作,又旨在唤起读者的教育学反思:我们作为家长、教师或教育者,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相似文献   
8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便会流于形式。新的教学观念中,教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技艺的堆积、权威的压制,二十一世纪呼唤一种智慧的  相似文献   
87.
品味寂寞     
寂寞不仅仅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 寂寞也不仅仅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孤独; 寂寞是信手涂鸦时所流露的一种感情; 寂寞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  相似文献   
88.
刘徽 《中学教育》2005,(4):49-51
在三部曲的第一部《孩子们,你们好》中,阿莫纳什维利张开双臂,迎接了他的孩子们。他的孩子们摆弄着锡制的士兵玩具舒服地依在他的宽厚的身躯边,阿莫纳什维利的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侧耳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声,分享着孩子们的生活故事。在接下去的日子里,阿莫纳什维利深入孩子们的生活,继续用他的教育智慧谱写着美丽的教育乐章。  相似文献   
89.
“教学宛如调酒”“教学与旅行”“水到渠成话课堂朗读”“语文教学犹如诗歌”“教学如接枝”是五位教师的教学隐喻。隐喻就是我们俗称的“打比方”,由所喻和喻体构成。比如,教学如接枝,教学是所喻,接枝是喻体,陈嘉映在《语言哲学》一书中提到,隐喻是通过喻体来说明所喻,隐喻的英文是“metaphor”,“meta-”是表示“后”的前缀,这就不同于明喻在同一平面上谈论事物的相似处,喻体的“后”意味着借助喻体,补充、彰显、丰富、突出了所喻的含义,即通过形象、熟悉的经验来表达复杂、未成定型的经验,教学和接枝比起来更为宽泛和多义,作者就通过熟知的接枝经历来类比教学,获得对自己教学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和个案研究等方法,调研了现行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类型模式,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对不同评议模式的认可度,以及对新型平台和工具的接受和参与程度,分析了预印本和Publons对同行评议的影响。文章提出,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应将盲审模式与开放同行评议有机结合,探索最优评议模式,以提升同行评议质量、效率和透明度,同时要鼓励中国科学家深度融入国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活动,以进一步为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发挥作用,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国家战略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