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讲政治,是每人闰新闻记者必备的基本条件,衡量一个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质量高新,首先要看其作品政治含量的大小与多少,一篇没有政治含量的作品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其为好作品,作为政治记者在社会生活的采访生涯中,起着上传下达,架设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桥梁的作用,其所担负的政治责任则更大,为此更要讲政治。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对1992~1993年度及1993~1994年度参加梧州冬训的16岁全国优秀少年足球队近400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课的强度、负荷进行了研究,从中拟定出我国优秀少年足球队大运动量训练课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中小学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整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掌握教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24.
橄榄球运动具有团体性项目中最为激烈的对抗性,这导致橄榄球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是显著的,因此如何针对橄榄球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们所关注的内容。该研究主要基于英语文献,对橄榄球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监控策略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表明(1)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橄榄球专项特征,依据橄榄球运动员主要损伤类型、部位及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球队的伤病风险;(2)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伤病史、比赛与训练负荷、竞技水平、年龄与性别、接触动作、球员位置以及疲劳,依据运动损伤影响因素对训练和比赛过程进行合理控制能够减少运动损伤对球队整体竞技能力的影响;(3)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监控策略主要包括运动损伤预筛查、建立运动损伤监测系统以及进行多学科合作参与,通过对橄榄球运动损伤监控策略的应用和探索可以从根源上提高橄榄球队的运动损伤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25.
图书馆实行大流通模式后,对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深化、细化读者服务工作,精心打造各种各样的细节服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读者为本。  相似文献   
26.
民族传统文化与足球运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之所以长期落后,除了训练、管理等因素外,还有文化等原因,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为了更好探明我国中小学生的运动能力状况,首次从自身运动能力的视角探索学生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性特征,通过构建男、女生不同年级运动能力的结构方程,为学生选择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测试、因子分析、系统聚类等研究方法,对石家庄、西安、成都等城市8 618名中小学生的14个动作进行测试。结果 影响男生运动能力的主要因子为YBT右平衡、YBT左平衡、直膝抬腿、体旋、肩部柔韧、非对称手拍脚、沙包投准、深蹲,代表了男生整体运动能力72%的特征。手眼协调、神经反应、身体快速反应等运动能力贡献率较低。影响女生运动能力的主要因子为体旋、YBT右平衡、5 m三向折返跑、非对称手拍脚、过栏架步、YBT左平衡、双手拍球、直膝抬腿,代表了女生整体运动能力73%的特征。髋关节稳定灵活能力、肩关节稳定、神经反应、物体精准控制等运动能力对整体能力贡献率偏低。结论 中小学男、女生运动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龄段、各项运动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非衡性特征,各子能力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造成男、女生运动能力非衡性的原因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8.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为主导的体育项目中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爆发力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冠军或者名次的改变,因此如何在赛前准备活动中更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爆发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不断去追求和探索更加合理的、有效的激发运动员爆发力的方法和手段,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所关注的内容。随着学界对于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的研究愈发深入,发现后激活增强效应有可能成为通过赛前准备活动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爆发力的突破点,对PAP的功能及其在运动能力上应用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许多研究人员在运动试验中,通过诱导出PAP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但因这些实验的变量选取纷繁复杂,研究多集中在PAP对运动能力即时性提升的效果,而PAP诱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从生理机制、诱导条件与适用运动员特点3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研究PAP产生的生理机制,PAP进行诱导刺激所需的条件,以及适合通过PAP提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的特点,旨在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竞技训练实践中合理利用PAP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9.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1-2004年周期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横向比较,总结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指出竞技体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末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