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2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周瑛 《中国德育》2012,(15):61-62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办学成就的最终受益者,让所有学生都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哈尔滨市风华中学)从开发校本课程、家校共建、实践活动等方面出发,以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为目的,探索了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之路。  相似文献   
52.
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过程中,对如何深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提出了构建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实施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3.
介绍一种利用Ghostsrv软件。配合使用网卡驱动、枇处理文件等软件.在局域网内实现枇量克隆的方法。该方法对在局域网内快速进行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很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德育的简单化使知行脱节现象普遍存在,促进道德实践不仅需要提高道德学习者的道德判断能力,尊重个体的需要,将个人需要与社会规范有机结合,也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的制约和公民信用制度和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制度等激励机制的引导。  相似文献   
55.
56.
国外学者较早就关注了科技教育与人文科学的割裂与失衡可能带来的危害,并对两者的整合提出了许多思路且付诸实践.西方高校的人文科学教育大都经历了"兴盛—衰落—回归"的历程.文章主要对比了中美高校人文科学的教育现状,在中美两国各选取一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艺术院校,分析了国内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科学尤其是艺术...  相似文献   
57.
“非典”疫情出现后,我院学生的心态及行为都发生了一定变化。调查显示,非典对大学生的躯体行为、情绪,趋同心理、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学习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分析非典对大学生的影响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8.
周瑛 《现代企业教育》2007,(8X):171-172
此文是对中国最典型的英语语言教材一新概念英语的分析。本文确认了该教材中强调的文化内容及方法论,并由此发现新概念英语适合中国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阶段中的运用。随着中国受到的全球化冲击,交流能力将被优先考虑,而此文发现本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此要求。  相似文献   
59.
简论潜在课程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程有不同的模式,每种课程模式都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践表明,课程改革不能只注意到学校教育中的显性课程,还应注重发挥与其相对应的潜在课程的作用,否则,不仅课程实施的效应不彰而且会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潜在课程的内涵 潜在课程又叫隐性课程,最早是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社会生活》中提出来的。潜在课程这一概念在《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那些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里并不明确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它仍然是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部分。它也许就是隐藏的、…  相似文献   
60.
创新型大学生培养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在内的内因角度,以及包括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在内的外因角度分析了影响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原因所在,从而指出必须注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挖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实现内因和外因的耦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