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代商人鲍廷博酷爱图籍,他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收藏图书上万卷,内中多宋元精品。四库全书开馆,他拣选宋元善本呈献,受到朝廷的嘉奖。而他用毕生之力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收书广,刊刻精,为清代最有名的大型丛书之一。与一般的私家刻书不同,他的刻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皇帝顾眷的感恩,秉承先志,不是从刻书中获利,而是注重刻书品质,为乾嘉学者服务,创造图书精品。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在馆长蒋吟秋先生的主持下,苏州图书馆举办了近代史上一次有名的吴中文献展览会.展览会所征集的文献分为五大类,除少数为公立图书馆所藏外,绝大多数为私人收藏品.展览会引来各界人士参观,展品中尤以乡贤遗物和地方典籍最为引人瞩目.本次展览会的召开,反映了吴中文化特色,推进吴中学术传统,凸显乡土文献在弘扬区域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处名山像她一样,其归属地引起那么多的争议,也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像她一样,其命名引起那么多的质疑。这座名山即黄山,这座城市叫黄山市。黄山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旗帜"、风景名胜区的"标杆"、世界遗产保护的  相似文献   
14.
清代藏书家兼出版家鲍廷博秉承"以散为聚"的藏书理念,辨证地处理了"散"与"聚"的关系,所藏之书多为宋元善本,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底本。他选择藏书中的精品,刊刻成《知不足斋丛书》,为清代丛书事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期,随着国内各大中城市纷纷出台城市精神,淮北市城市精神的提出亦迫在眉睫。提到淮北,人们首先想到了什么?淮北城市精神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独特性在哪里?什么样的精炼用语可以概括出淮北的城市精神?笔者拟提出了这样八个字:蕴厚输诚、践行文明。  相似文献   
16.
孔门弟子中 ,子路犹显特殊 ,他从一介武夫经过孔子的礼义教化 ,成为一名亦文亦武的贤人。其转变过程和成才经历倾注了孔子的大量心血 ,同时也真正反映了孔子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的词作中,咏梅占了很大比重.这类咏梅词的突出特色是注重梅花的品质,抓住了梅的风神韵致,词人并以梅自况,表明了自己高洁的人格趋向.创作手法上,重神轻形,风格多样,语言清丽,善于熔铸众家优长.  相似文献   
18.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19.
周生杰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3):140-144
19世纪30年代召开的几次近代文献展览会,以征集、展示各种地方文献为主,其目的在于传承地方学术传统,反映区域文化特色,凝聚民族的自信心。从各种史料中考察展览会征集文献的成就,包括:陈列地方文献的做法与效果,整理地方文献的方法与展览会在建设地方文献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知不足斋丛书》是清代私家丛书中收书种类多、底本选择精、校勘质量高的丛书之一.其底本选择的标准主要有:流传既久的钞本;时贤稿本;旧板散亡的刻本;名家校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