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余波  宋艳辉 《情报杂志》2021,(1):104-110
[目的/意义]学术话语权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学术权力结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对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内涵、产生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明确学术话语权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学术话语权的产生及过程。其次,从学术主体层面,详细分析了学术个体、学术机构和学术国家。最后,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有关评价的组织实施要点和评价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涉及多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从学术主体层面将构成要素大致归结为学术引领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22.
域名分析法的研究Ⅱ——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计量学是由文献计量学衍生出来的,其研究方法表现为移植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如网络链接分析法、网络内容分析法。对域名分析法的系统研究,有利于形成网络信息计量学真正意义上的特征研究方法。域名分析法应该包含网络日志、网络流量、网络引文等主体分析内容。文中对域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做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网络日志分析、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引文分析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域名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意义]在当今数字网络、知识经济和大数据背景下,"五计学"学科群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五计学"领域出现了新现象和新问题,需要采用新思维和新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五计学"研究成果,整合"五计学"研究方法,为"五计学"的融合发展指明方向。[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与归纳演绎法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尝试性地提出了6种"五计学"知识融合实现模式:基于语义规则的知识融合,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知识融合,基于D-S理论的知识融合,基于知识挖掘的知识融合,面向网格环境的知识融合以及面向近似知识的知识融合;提出了2种"五计学"知识融合过程控制手段分别是知识融合评价和知识融合系统。  相似文献   
24.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古籍资源的特性的分析,结合数字图书馆的结构、功能、特点,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古籍数字化模型,并深入分析了为有效执行该模型所必需的数字化描述、数字化存储、数字化访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架了面向海量信息存储的SAN存储区域网络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25.
文献老化现象是大多数学科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学科的老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与把握该学科的发展进度。文章选取CSSCI中的新闻传播学期刊数据为数据样本,运用引文分析方法,探讨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老化规律。在研究中通过测度与对比分析新闻传播学的半衰期、普莱斯指数、最大引文年限等重要老化指标,呈现了该学科的老化与发展状况,提出了该学科老化背后的原因以及学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
现代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实现了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转变,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的疑罪从无原则,对于保障人权,加强民主,避免罪及无辜,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7.
以CSSCI 2006—2008年间收录的所有专业期刊的共280,280篇来源文献的2,217,047条引文数据为样本,对比分析人文社会科学7大学科门类的老化规律;以引文分析共时法揭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老化现象。结果显示,历史学的老化并不严格遵循负指数函数;人文学科比社会学科文献老化慢很多;历史学和哲学对档案性文献的依赖性最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普赖斯指数(P)*半衰期(H)=常数C,C在2.6左右波动;人文社会科学目前阶段的最大引文年限为3年。图3。表5。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28.
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领域的11,757篇论文为数据样本,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揭示近15年间该一级学科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主流研究领域、研究前沿、对各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及其代表文献作品,并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这15年间,图书馆学表现为4个主流研究领域,情报学3个主流研究领域,档案学1个核心领域;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有1个共同的主流研究领域——信息检索,而档案学的研究与二者相脱离。通过研究前沿的分析发现,情报学的直接现实性最强,与企业的联系最为紧密,其各分支领域的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朗。文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以SCI和SSCI收录的7种情报学期刊在2000-2010年间的数据为样本,以作者文献耦合分析方法为研究视角,探寻新世纪以来情报学的知识结构。研究探测到:①情报学领域的几位具有较强研究活力以及广泛影响力的学者,作者的发文数、耦合频次以及作者在耦合网络中的中心性都是有关系的,但这种相关关系表现得并不强。②情报学的7个主要研究主题——科学计量学、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信息检索、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用户交互与服务、科学评价中,其科学计量学和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是两个主流研究主题;各研究主题之间的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③与作者文献共被引分析法不同,作者文献耦合分析法以当前活跃的作者为分析对象,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探析情报学的知识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30.
对知识的基本控制是分析、组织、检索、利用的基础,文献单元、信息单元、知识单元是对知识进行控制与处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对知识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控制。梳理了文献单元向知识单元的演进,而信息单元在其中起到的桥梁作用;分析了这3个概念的具体含义与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包含、隶属、层次关系;重点分析了知识单元研究中有争议或者理解不一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