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论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主要表现为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立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超越性。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创新性教育理念和超越性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品质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52.
中小学闲暇教育简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学闲暇教育简论张天宝,单振涛自1995年5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人们的闲暇时间更多了。闲暇时间的增加,一方面为中小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如果利用不当,反而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这样,如何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有价值...  相似文献   
53.
一、突破“瓶颈”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课堂教学的静态化与统一化,造成学生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失。其次,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造成学生生活世界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54.
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过程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55.
一、困惑:课程设计的依据在哪里课程乃育人之蓝图,而作为课程论核心问题的课程设计,它对于能否真正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能否实现教育目的至关重要。课程设计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归纳起来主要有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和知识因素。在课程发展史上,曾有三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课程设计有过较大影响:(1)社会中心论,强调  相似文献   
56.
本刊曾数次刊登有关国外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学术论文,受到许许多多热心读者的赞许,为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本期特发此文,以飨读者。该文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美国和前苏联的诸多课堂教改为实例,说明了当今国外课堂教学改革的总趋势是确立“学生为主体”。相信此文会引发广大教学工作者进一步对我国的教学改革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57.
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  众所周知,成熟的艺术家往往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如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的雍容富丽、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潇洒清新、尚小云的刚劲洒脱,莫不自成一家,各有风韵。教学亦是如此,一名优秀教师也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实,在教学中也可以这么说,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标志,是一名优秀教…  相似文献   
58.
论教育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的教育研究存在着片面追求“一般知识”和“普遍规律”、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行动研究的引入将有利于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行动研究在研究主体、研究过程和研究目的上与以往的教育研究不同,它使教师成为研究,使教育研究成为一种教育理论工作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平等对话和共同促进的过程,一种改善教师教育行为和提高教育实践活动质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59.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张天宝北京科技大学高教所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①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必须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并为之服务,但这是以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0.
试论新型教与学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从对象性活动理论和意义活动理论两个角度分析教与学的关系 ,认为教学活动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 ,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