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8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论述了公共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为"三农"服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2.
2006年,被称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杂志度过了25岁生日,并以34.11亿元的品牌价值第三次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发布的"2006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代理理论和管治理论为理论基础,系统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概括阐述了会计政策选择各种动机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4.
陈瑶 《教育导刊》2008,(4):56-58
国外家访的起源和发展 国外的家访(home visits)最早并非用于教育领域。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一名护士为当地的家庭提供医疗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她的行为给利物浦一所学校带来启示,这所学校开始培训护士对家庭进行访问,这便是家访的雏形。  相似文献   
25.
陈瑶 《教师》2011,(17):18-19
文章结合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情况,论述了"以人为本"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体现,以及图书馆管理中服务的重要性和人本管理对图书馆的重要意义,提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6.
方法论问题一直是比较教育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是由于比较教育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借鉴主义方法论、民族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是为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历史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是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现代变革时期,主要有人文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基于方法论问题在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比较教育学界仍需关注此一问题。  相似文献   
27.
司法鉴定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应紧紧围绕着如何保证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保持其客观、公正、合法性特点来进行。本文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在该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完善予以阐述,并提出建立司法鉴定法律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8.
陈瑶 《天津教育》2022,(22):183-185
<正>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从直观感性层面进行充满情趣的审美体验,更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跳出”文本,进入理性层面,审视文本表达,或者冷静而理智地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让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阅读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提升。为此,笔者着眼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研究出既充满趣味,又兼有深度理性思考的、适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策略。一、任务清单驱动,理解信息中培养分析性思维结合不同的课文类型,  相似文献   
29.
文鹏  陈瑶 《四川教育》2023,(10):44-45
高质量的阅读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批判、创造等思辨性认知能力,多维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社会新变”的外部现实和“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促使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内容与精神,倡导思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培养学生采用思辨的方法审视文本的阅读态度、习惯与方式。教师要成为具有思辨能力的阅读者、设计者、引导者,从把握思维生长点、连成思维牵引线、促进思维可视化、推动思维再升级四方面开展思辨性阅读教育。  相似文献   
30.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多,知识之间有着相应的联系.在高中数学某个问题中,可能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对学生数学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夯实数学基础,而且要能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灵活利用知识解题.联想法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将问题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联想等方式,明确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本文分析联想法在高中数学解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